孩子唯一的玫瑰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6月24日 09:03:36 |
——读《小王子》 记不得这是第几遍读《小王子》了。和许多人一样,它也是我心头的一抹白月光。幼时读来,只觉得语言平白如话,很多细节看似玄妙却难求甚解。如今再读,才读出小王子孤独的浪漫、纯真的热爱。 他是孤独的吧。在小小的星球上孑然一身,每天重复着千篇一律的生活,百无聊赖时只有日落是风景。宇宙中的大部分人因逐利而漫无目的地奔波,少有驻足观望的时候,他的倾听者与陪伴者少之又少。因为只有他有着冷清的天性和赤诚的童心,所以在自己的星球上是一个人的孤独,赴身访问别的星球也只不过是两个人的孤独罢了。作者实在不忍他孤寂,便让它遇见了“我”——一个曾经的孩子。我一直试图融入碌碌世界可依旧有未泯的童心,所以他的故事才能对我有所触动。小王子的故事悉数与“我”无关,即使“我”真有心间热火,可这并不能改变那些贫瘠的共振。 心中有热爱,世界便不同。在冗长的一段时间里,生活都是循环往复、乏味至极的,直到玫瑰出现在他星球上的那一天。他的所有呵护都令这朵与众不同的花更为独一无二,即使他一开始并不了解。他痴痴以为全宇宙仅此一朵,却在地球上的一个寻常花园里见到了一模一样的千篇一律的五千多朵玫瑰,这无疑令人失落。他也觉得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之一员了。大概成长有两个关键节点:其一是明白自己也像他人一样平庸而熙攘于世事,其二是发现他人也如自己一般有血有肉真情实感并无二异。我们所热爱的事物本身并没有太特殊之处,之所以觉得它特别,多半是倚仗自身灌注的情感为之加上了美化的滤镜。人是情感动物,一切交往都免不了感情的加持,这样的先天认识形式让我们往往对乍见之欢不以为然。一旦投入多了,了解深了,就由可能从根本上去热爱它了。 也正因如此,小王子的付出,那每天的捉虫除草遮风陪伴,使其成为宇宙中唯一的玫瑰,也使人的感情具有了理性不能理解的片面与偏执。如同萧峰所说“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也只有一个阿朱”,如同纳博科夫所写“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如同毛姆卑微的沃尔特“我知道你势利、庸俗,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而我,因为金发爱上一整片麦浪,因为自己那颗有花的星星爱上整片夜空。由自己的热爱换个视角赋予万事万物以意义,想来,唯心也唯一。纵观宇宙间感情,大都大同小异,会有几亿个不同的小王子爱上几亿朵不同的玫瑰花,热爱在宏观普遍意义上如此单调,而在缩小到微观具体上,一个小王子身上只有唯一的热爱,是炙热的热爱,是只要一息尚存便响穷整个星系的扑通扑通的心悸。 时间沉默寡言,世界浩瀚无解。我们大都会像国王、势利者、爱慕虚荣者、碌碌苟活者,我们忘记了,我们都被忘了,曾经,我们都是孩子,会心无旁骛地去爱。我们妄自菲薄或夜郎自大,囿于数字的桎梏与体系的枷锁,执于所谓有意义的正事,内心却空乏贫瘠。“我”和酒鬼的对话很有意思,为了忘记喝酒的羞愧而喝酒的死循环,象征着往者不可谏来者未必可追的人生,折射出了每个人身上各执一词有理由无理性的偏执。诚如木心所言: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我羡慕小王子深沉的爱,它使玫瑰成为离别后无数个夜晚里他梦中的常客。玫瑰造就也丰盈了他的梦,也正是他的投入才使自己寄托成为自己的造梦者。也许唯有付出过理想和梦,才不算空口谈爱。 童真、执着、热爱、梦想,不应该只是年少轻狂的呼声,而是理想中一生故事的线索。因为我们都曾是此间少年,都曾是孩子。 |
原标题: 孩子唯一的玫瑰 |
作者:徐承阳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