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柳絮里的诗意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5月22日 08:48:54 |
■ 何志英 立夏一过,小径红稀,绿树阴浓。天晴风起的时候,天空中有棉花般雪白的飘絮飞舞,“五月飞雪”给行人尤其是过敏人群带来了困扰,但你知道吗?这恼人的杨花、柳絮,在古人的诗词歌赋里却是那样的美。 杨花、柳絮(柳花),从现代植物学意义上来说,“杨花”指杨属植物的花序,“柳絮”是指柳属植物的花序,两者都为柔荑花序。李时珍《本草纲目》:“杨柳……春初生柔荑,即开黄蕊。至春晚叶长成后,蕊中结细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绒,因风而飞。“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唐·韩愈《听颖师弹琴》)“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扑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在古诗词中,“杨花”(杨絮)、“柳絮”(柳花)通常都指柳絮,已成为一种文学传统。 吴融,是和方干同时代的晚唐诗人,他有一首以杨花为题的七言绝句:“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诗人起句就用两个“不”字写出了杨花和其他花儿“百般红紫斗芳菲”不同,“素艳曾无媚世心”。百花都暗恨春风将它们吹落,唯有柳絮可以随风飞舞。杨花“独爱风”,诗人独爱杨花,就是爱杨花的自在潇洒吧。 南宋“一代词宗”杨万里,曾暮宿桐庐,留下“海潮也怯桐江净,不遣涛头过富春”的诗句。他在“芭蕉分绿与窗纱”的夏日午后“闲看儿童捉柳花”,可以想见诗人的闲情逸致。 说起咏杨花、柳絮(柳花)词,绕不过去的是北宋章楶和苏轼的一段酬酢唱和。 章楶,字质夫。北宋名将、诗人。元丰三年(1080)至四年(1081)间,任“提点湖北刑狱”,“提点刑狱”俗称大宋提刑官,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院长或检察院检察长。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豪,自称“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可这位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也因文字狱成为大宋朝文字入狱第一人。 章楶在湖北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任上的时候,苏轼正因“乌台诗案”遭受人生的劫难,被贬到湖北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担任团练副使,被监视居住,形同流放钦犯。巨大的身份落差,并没有使这两个老熟人形同陌路,而是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章楶嘱苏轼“慎静以处忧患”,苏轼感佩朋友“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 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花残》咏”杨花”毕肖传神,被南宋魏庆之评为“曲尽杨花妙处”:“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而当苏轼读到这首《水龙吟》也是拍案称绝:“《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辞。”言辞里大有李白当年登上黄鹤楼发现崔颢诗时的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苏轼在《与章质夫三首》里自谦“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或许是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写得太好了,章楶也不想“私存”。《杨花词》甫一面世,即洛阳纸贵。如果说,章词写杨花意在“赋物”,苏词荡开一笔,从虚处入笔“似花还是非花”,在不即不离间,借杨花“言情”。清朝许昂霄《词综偶评》:“《水龙吟》与原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意思说,两首词都是千古绝唱,把它们拿来分辨高低是对两位作者的不尊重。我们且来读一读这不可离弃的唱和名篇。 水龙吟·燕忙莺懒花残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清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千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读一读杨花、柳絮词,让我们的生活也轻盈起来吧。“杨花飞尽子规啼”,“流光容易把人抛”,相比较生命的短暂,杨花与人一样,如此“思量”,我们就能够原谅杨花尽情飞舞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点不适了。 |
原标题: 杨花柳絮里的诗意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