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4月03日 08:50:40 |
■ 郑瑞华 父亲走了已经两年了,尽管他生前是多么留恋这个世界,尽管他对我们是多么依依不舍,尽管他还有许多未竟的事情,但最后还是静静地走了。 父亲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然而又是奋斗的一生,精彩的一生。 父亲出生于1926年,爷爷在四个兄弟中排行老大,而我的父亲是我爷爷的第一个儿子,因此,父亲从小受到宠爱,在并不殷富的条件下,还上了学,在那时期的偏僻农村,能上学读书的为数不多,算是个文化人了,后来在淳安县县党部谋得了一个文书之类的生计,干了两年,可就是这两年的工作经历,成了他后来的梦魇。 在解放初期,父亲还算风光,青年倜傥,撑船也是一个好把式,为商家往来于淳安杭州撑船把渡,也能赚点小钱。当我爷爷生了第二个儿子后,整个家庭就开始日渐式微,父亲在迎娶了我母亲之后,就自立门户,和母亲一起好不容易盖了一幢新房。不久,新安江水库大移民,新房又被拆了。现在移民政策好,可当初的移民是一场政治运动,拿到的补助款,只是杯水车薪。后来又经历了土改、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系列政治运动,每次运动来,父亲由于历史上曾为国民党政府工作过而吃尽了苦头。 父亲是个慈祥的人,平时沉默寡语,面见生人,都会露出腼腆而谦卑的笑容,与我也不太有交流,从我有记忆以来,父亲从来没有骂过我,更没有打过我。记得我第一次参加高考,离录取分数线差29分时,他不无惋惜地说:“考不上学校,那只有柴刀拍屁股了。”意思是说,考不上学校,那只能务农了,回想起来,这是父亲一生中对我最严厉的一次教育了。我与父亲虽然言语不多,但是我们不缺乏沟通,父亲的身体力行和他那慈祥的目光,体现了一个父亲的担当和关爱,他用他一生的爱,保全了我们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他的这种爱,一般人往往难以体会和察觉。 父亲一生喜欢看书,喜欢得还有点入迷。有时母亲叫他干农活,也不舍得放下手中的书,但他很少花钱买书,他所看的都是些废报纸和我们读过的一些旧书籍,尤其喜欢看那些有关古人考状元的一些典故,或许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考取功名的梦想。有时我想,如果他不是生在那个动荡变革的时代,他或许会成为一个秀才或举人。他对读书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投入,有时我不经意扔掉的一张报纸,他都要捡起来,把它从头到尾读个遍。读到好的句子,他还要把它摘录下来,时不时地一个人朗读几遍,他身上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生风骨。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还喜欢模仿古人写诗,也不乏有一些好的作品,直到他去世前的两个月还笔耕不止,他想给我们后人留下他的一些人生经历,一点思想火花,他把平时写的诗文,用古老的方式装订成册,一共有十多册,我已经将其中九册诗词,输入了电脑。在这些诗词中,有忘情于山水的赞歌,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悟,有对玩世不恭之人的鞭挞,也留下了许多人生的感叹,就像他诗中所写的那样“红橙黄绿玉树台,千本万卷古贤书,但恨学得不及时”。在我整理完他的第九卷诗集之后,不禁感慨留言:“容颜不胜风霜,体躯难敌时光,惟有心存远志,留名青史永芳。” 父亲有他人生得意的时候,那就是在村里续集家谱的期间,虽然村里没有把他列入工作人员名单,但以他年长知事,又读过家谱,有些人为了光宗耀祖,请他写赞词,因而,他好像找到了他人生的价值,乐此不疲,废寝忘食。后来家谱越集越大,村里的家谱要与《郑氏通天谱》对接,他成了联络员,他为此感到无上光荣,也经常与《郑氏通天谱》的总编辑郑自修先生通信,写村志,投稿件,忙得不亦乐乎,他的这些不计报酬的作为,得到了宗族子民的称赞。 父亲在去世的前一年,不幸患病产生了幻听幻觉,经常一个人面对苍天大声漫骂,我们都以为他患了老年痴呆症,有些骂语让我啼笑皆非。后来通过我们的努力,缓和了父亲执拗的情绪,父亲对天漫骂的症状逐渐消失了。那时虽然我事后常常要向人家赔礼道歉,但是我从心底还是由衷地感到释然,这也许是父亲压抑一生的最后喧泄吧。 父亲最让我值得敬佩的是他天生的悟性,他能读懂在我看来宛若天书的那些中医药书籍,家中有几本祖传的中医药书籍,在农闲的时候,他会经常翻阅。记得小时候,一个天气下雨的日子,生产队不安排出工,他就身披蓑衣,头戴箬帽,手持饭囊,独自一人前往离家十多公里的大山中,对照药书,寻找草药。他挖得一种树根,根皮可以止牙疼,很有效。村里人一有牙疼,就找我父亲要一点,父亲也很乐意地拿出树根,用刀在树根上刮点根皮粉末,捏成颗粒,按在患者的牙根处。有一次,父亲挖了很多黄芪和党参,母亲用它们炖老母鸡给我吃,那正是我长身体的时候,那种充满爱意的味道,一直温暖着我。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显得异常镇定从容,在离世前两天的晚上,把我叫到床前说:“我全身难受,好像没有脉搏了。”我抚摸着他的手,感觉脉搏非常微弱,便安慰他说:“有脉搏的,不要怕,我会陪着你的。”他摇摇头,强忍着巨大的痛楚,脸上却露出了少见的笑容。第二天,二姐与大姐通话时,他还安慰大姐,不要担心他。第三天父亲便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多好的父亲啊,在临走时,还一心为子女着想,他走得如此干净利索,几乎没有麻烦到我们子女。唯愿父亲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疾病痛楚,没有冤屈不平;唯愿父亲在九泉之下,继续尽情地书写你那朴实而富有哲理的诗词,挥写你那铿锵而优美的书法…… |
原标题: 我的父亲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