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亲趣事 |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1月26日 08:39:46 星期五 |
■ 童水奎 新婚之日,男方要去女方家接新娘子,俗称接亲,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 我有一个乡下亲戚,因购房贷了款,再加上婚娶需要的各项开支,家里早已借债,接亲费用如再掌控不好,真的会喜中有忧。这个亲戚找到我,要我担起接亲这个重任。 接亲的女方家,婚娶礼节风俗甚浓。为了解女方村庄结婚的具体习俗,我预先进行暗访,掌握了一些情况,但后来还是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让我防不胜防。 按照男方的接亲习俗,接亲的婚车进村后,返回的路是不能走原路的,我们的计划是小路进大路出。当我们的接亲车队从小路进入女方村中,离女方家门口不远时,被对方新婚总管拦住了,他说:“我们村的婚俗是大路进,大路出,也就是说原路进原路出,不能走小路,你们退回去重来。”因两地风俗不一,双方一时僵持不下。我知道,民间有不成文的规定,婚车只可进,不可退,一退就不吉利。于是我出面去交涉,我思索了一下,对女方婚事总管说:“我们的接亲习俗是,不走原路,小路进,大路出,说明女方嫁到男方家后,夫妻路越走越宽,生活越来越好。不走原路,意思是双方婚后生活不停留在原来水平上,要有发展有提高,芝麻开花节节高。难道你们希望村里的姑娘出嫁以后的路越走越窄吗?”女方亲戚和婚事总管当然不希望这样,于是马上满脸笑容地说:“你说得在理,放行!”并马上招呼女方接亲人鸣炮迎接。 婚车至女方家门口,一根竹杆横挡在路当中,讨喜烟喜糖红包的热闹登场了。女方村里的习俗是,只要在场一人没有分到喜烟喜糖,小孩没有领到红包,他就可以当中一站,轻者要罚烟几条(逢双),喜糖数斤(逢双),更有甚者男方迎亲的不能入门。我立马吩咐新郎官从路正中间分烟,两个伴郎从两侧分烟,伴娘四处撒糖,现场一片欢腾,在场人人都有份,无一遗漏,结果无人阻拦,新郎开开心心进入了新娘房中献花。 午后发嫁妆,遇到了一个我事先尚不知晓的当地婚俗,女方家发嫁妆时,要发一件嫁妆,放一个响炮。当时我们剩下的响炮只有20个,根本不够用。附近十里范围内也没有烟花爆竹专卖店,就是马上派人去买也难以一时买到。如果到时候发嫁妆时,响炮没有了不响了,嫁妆不发是小事,新娘子不能出门,而且还要重发香烟和糖,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于是我灵机一动,跟女方婚事总管说:“我们发嫁妆的习俗是,无论嫁妆大小都要成双成对发送,成双成对意味着夫唱妇随,大吉大利。今天是鸳鸯配成双的日子,嫁妆单个发不吉利,所以要照吉利的习俗办。”女方婚事总管一听在理,也就同意了。之后我主动帮助女方发送嫁妆,将许多大小嫁妆能合并的就尽量合并,能打包的就打包。这样一来,发嫁妆的次数少了一半多,嫁妆发完了,响炮还剩余两个。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新娘子顺顺当当地接回来了,没有增加一点额外开支,我却累的精疲力竭,自此,我对民间接亲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婚姻习俗千年传,梁山好汉难扭转。 解铃关键在机灵,双赢才能事圆满。 |
原标题: 接亲趣事 |
作者: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