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印象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03日 08:36:21 星期五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之旅,虽只是短暂的几天,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迪拜是世界闻名的波斯湾海峡沿边的繁华都市之一。这里的人早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发现了石油。如今的迪拜已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第一大港口。这里一半是海洋,一半是沙漠,地理环境优越,是世界旅游胜地之一。 女儿请假陪我一起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一道感悟其中的文化。早晨我们出了住所,走斑马线过了马路,来到公交站点。站点洁净如镜,看不到任何废纸和果壳。装有空调的站点正吹着冷风。这里很热,长年在摄氏40~50度。公交来了,我上后门,女儿上前门,迪拜的公交有男女之别。男性乘坐后半截,女性乘坐前半截,中间用一根镀锌管相隔。如果女性人多爆挤,占了男性位置,男的都很绅士,会主动挪至末尾的位置。听说这里的上班族都很恪尽职守,认为自己是拿老板工钱的,就没有理由不干好份内的事情,总替老板分担重任。下班后的工作场所洁净无污,摆放整齐划一,很难看到脏乱差的现象。在没有制度的约束下,他们都能很自觉地去做。几天下来,我发现这里的人们素质品位很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爱惜公共设施,注重城市文化。尽管这里掺合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和信仰。 我们参观了迪拜塔(也称哈利法塔),它是世界最高的塔,有828米162层。塔内集商贸、休闲、娱乐于一体。雅俗共赏,秩序井然。从塔内出来,当地时间中午11点(北京时间下午15点)。我们来到市中心世界唯一的一家七星级帆船酒店。酒店装饰豪华,在周边星云密布的餐饮店中显得鹤立鸡群。这里服务一流,烹调上乘,价廉物美,适宜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人的口味。我们在“福德门”酒家只需花30迪拉姆就可吃上美味可口的大饼裹羊肉,新疆称“馕”。这个城市禁止喝酒,已成一种社会风尚。另外很难看到这里的人抽旱烟的,他们抽的都是水烟。在休闲场所,饮食餐馆内部备有一种工艺品似的玻璃水烟器。吸一次20迪拉姆,据说这样既过瘾又环保,很受消费者的欢迎。迪拜虽是跨洋贸易集结地,但又是一座保守主义的大都市。女子除在家相夫教子外,一般都不上班和抛头露面。她们长年用面纱围裹头脸,严实得只露出一双眼睛。而且平时女子必须由丈夫或者女子的哥哥陪着才能逛商场和出入公共场所。这里没有山脉,更没有绿洲,一眼望去全是鳞次栉比的西式楼房。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都穿长袍裹头巾,一来起到良好的隔热作用,再一点可以保护皮肤,因为这里终年少雨燥热,风沙袭人。 我跟女儿坐了45分钟的专线无人售票车,来到了波斯湾海峡的海滩公园。公园很大,虽然没有垂柳婆娑和绿茵茵的草坪,却每天都能迎来好多游人,穿着各式服装,在这里晨练、晨跑和吸收新鲜空气。还有许多拾贝壳的孩子和弹吉它的老人。早晨的阳光把海水染成粉红色,泊在岸边的船只在海浪的冲击下摇摆着笨拙的身子。抬头望远,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有数不清的船只,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在这里每天总有不同的精彩,海水、沙漠、高楼和异国风情。 上品的生活,往往是没有痕迹的,常常把自己融入自然。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单纯的心,永远微笑地面对生活,不分国度和种族,这就是迪拜,我想。 |
原标题: 迪拜印象 |
作者:张锡开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