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式的友谊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6月04日 09:06:36 星期日 |
余守贞的《拾遗集》终于问世了!我谨以一名“忠实粉丝”身份,郑重地将它介绍给已熟知作者或还不了解作者的所有读者朋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记载当代浙江桐庐厚重人文信息的佳作,这是一位以弘扬文学艺术为使命、充满大爱之心的女性作家,她用十分独特细腻的传神笔墨为我们展示了她的心路历程。 我和余守贞从神交乃至晤面,都是很散文化的,很戏剧性的,相信她的一些外地文友或诗友也会有同感吧。 神交源于十多年前,同事中一位长者赠予我一本她的文集——《人生拾遗》,至今还记得当时阅读的情状,“狼吞虎咽”地一口气读完。我的审美感官受到很大撞击——作者把桐庐地域文化中散乱的珍珠编织成了一串串生动的画面了。她那诗意般的“公关”经历,雄辩的说话艺术,还有扉页上那风韵别致、气质高雅、俏丽而充满灵性的两帧照片,似乎变得都有温度、有脉搏地呈现在现实生活中了。 我被激起执笔的冲动,几乎也是一口气写成一篇以《周末珍馔》为题的评论文章,该文上网后获得很高的点击率,也获得不少文友当面赞赏。 守贞当时写了一首律诗答谢我:“君住新安我富春,文章篆刻友情深。达观博爱传乡里,慷慨谦虚暖众心。作嫁为人寒复暑,著书编史古连今。书评永在劳亲撰,满纸生香满热忱。”这首诗犹如扑面春风,对我从事史志工作带来了精神上的鼓励。 由神交到晤面大约经历了一年多的过程,我曾主动造访过三次,首次是和两位同事到七里泷探访一位已离休的富春江电厂副厂长,他是修志同行。不巧的是,当时守贞应杭州市作家协会委托,撰写一位司法干部的报告文学,当日正在审稿,仅匆匆一面,未能尽兴而谈。第二、三次分别于2009、2010年,前次陪省诗协诗人郑莹先生同往,是感谢性的拜访——郑莹出版的诗集是余守贞配篆刻插图的;后次是陪中国传统文化协会副主席唐国兴(中国书协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先生的慕名拜访,两次都受到热情接待,还邀请了当地文化界一批名士相陪,同进午餐,她那显眼的知性气质,慷慨解囊的豪爽,让我一瞬间想起有位外商赋予她的评价——“侠女小姐”。一个侠字,堪称点睛之笔。后来还听说她的朋友圈很广泛,有摆刻字摊的,有修雨伞、配钥匙的,她得暇时会和他们一起在摊位上吃快餐、促膝谈心呢。 此后,便和年长于我的余守贞成了忘年师友,那时开始我就悉心收集她的文章,暗下决心要为她编书、也愿意为之作序,促成其作品早日面世。 人世沧桑,守贞连年遭遇厄运,一场车祸几乎夺去她的的生命;先生长期罹病,使她心力交瘁,这就是《拾遗集》迟到的真实原因。但在她的苦涩泪花中,也诞生了《负疚的追悼》《走近医护》《我与文联》《春夜感怀八绝》《送别先生胡景洲》等新篇章,从中可以读到她对生活、对生存状态有了更深刻的审视。 因作序需要,近期重读了一遍全部文章,基本看法有二:一是作者写作感情真挚,二是文字厚重、大气。 在全国百名作家颂西湖征文中,她怀着真情实感,以独特目光,从历史沧桑中探索西湖,从当代建设的旷世工程中赞美西湖,最后定位为西湖之美在于韵味,写出了《美到深处是韵味》的美文,入选《新西湖文选》。在保护古建筑古树木征文中,她以《走进文安楼》《难忘茆坪古柏》为题,抒情地写出了人与大自然的依存和谐关系,尤其是对文安楼望月台的描写,堪称美不胜收,让人彷彿置身其中,产生亲切感和美好向往,也唤醒人们提升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与责任感。 《拾遗集》中三位文化名人——胡家芝、叶浅予、王伯敏的篇章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作者对三位大师的敬仰、热爱情愫涌动于字里行间,每一篇都是满纸深情。其中尤以《一位学者的艺术情怀》最为出彩,也是最显作者阅读广博、文学功底深厚的篇章。 文章一开头就对王伯敏教授的居住环境及性格从细节上进行描绘,尽显引人入胜之笔。对学者书房更有独到的审美见解:“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半唐斋,不愧是书的别墅,琳琅气派,令人目眩”“书房与泉林之思——‘隐逸常常一致,风景便不是书房的点缀,而书房倒彷彿点缀了风景’”,“眼前的先生青矜华发,高格慈颜,确实像个清新超拔的隐士,不过隐于市并非隐于野。先生一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正是大隐才能修炼成的一种境界。”这些充满美感的文字,写得至情至性,把一位潜心学林、胸怀文化使命学者的神韵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后来才知道,该文获得国家级——《中国作家》散文二等奖哩。 新作《母亲的优雅人生》《朱维桢·扎根泥土的艺术奇葩》都写得精彩,前者把母亲坚韧、优雅的形象写得呼之欲出,令人心向往之。后者把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他给德国师生讲课的那个场面,写得极为生动,让人感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也让读者于不经意间增添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情。 《拾遗集》中的文章历时十多年,有的已在《中国文化报》《中国作家》及《钱江晚报》等国家省市报刊上刊载过。但《拾遗集》是一本综合性文集,既有散文、报告文学,也有格律诗和篆刻,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属于不成体系。 是为序,谨此表达我的祝贺,希冀能成为文友间的永恒纪念。 |
原标题: 散文式的友谊 |
作者:潘学镐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