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11月18日 09:09:16 星期五 |
我是桐庐人,很惭愧不会说桐庐话。 小时候在爷爷奶奶身边说的是淳安话。后来去北京读书,高中毕业就回桐庐工作。 起初听不懂桐庐话,与人交流全是普通话。只要我一开口,无论男女老少,甚至农村的大爷大妈都会和我说普通话。天长日久,我终于听懂桐庐话,诚心想学桐庐话,却张口结舌,费老牛劲了。常常令人啼笑皆非,我也别扭,几次三番竟张不开口,又捡回普通话。一位长者诚恳地对说我:“你的普通话悦耳动听,你的桐庐话生涩僵硬,别人都能听懂你的话,不必穿凿附会。”至今说着一口不标准的国语。 上班不久,有一同事竟然跟我说,她会说好几种话。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我赶紧问: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吗?她说都不是,是指南乡话,洋洲话,桐庐话。她还告诉我,就是桐庐镇上也有好几种口语呢,单是东门头就有独立的口语。十里不同音,我更怵桐庐话了。 一次见一村民挑一担野生猕猴桃,拦下想购。对方问我是不是来游瑶琳仙境的,我不可置否呵呵一笑。拎家一袋比别人都贵的猕猴桃。当然更多的人把我当七里泷的人。 那天和几位朋友在一家小饭店吃饭,一老妪拎着一篮小鱼干向我们推销。同桌人全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我把老妪的话翻译了一遍:“她说,这些都是用千岛湖里的小鱼晒成的鱼干,用辣椒炒炒很下饭的。”我一瞧还真是好货,我们几个全部买光。朋友们又奇怪了:桐庐话不会说,淳安话听得懂,你是不是北京人?我只得再次申明,我真的是桐庐人。 一天,刚上初中的儿子要和我进行桐庐话比赛。我们桐庐话说不成一句完整的,只能接龙词组,边说边捧腹大笑。他笑我难听,我笑他不象。 那年年初一,因想多陪陪生病的妈妈,很晚才回自己家。路上行人,寥若晨星。半路被一旅店的人拦下:“要住店吗?还有空房间。”我回说:“我们家就在附近。”我这一开口,他更当我是流落他乡的外地人了。我就告诉他县长是谁,书记叫啥,一桥何时建,二桥何时造。咱,正宗桐庐人! 有一年清明回老家上坟,家在分水的堂姐热情好客,邀请我们数人去她家。饭桌上,只见文肓的堂姐口齿伶俐,谈笑风生。与大家交流更是面面俱到,不会冷落在场的每个人。当她的目光触到杭州知青时,一口流利的杭州话款款道来;当她看着大妈时,淳安话顺畅而出;当她注视着曹阿姨时,安庆话倾泄而来;当她瞧着我时,普通话出口成章;当她凝视姐夫时,分水话弥漫空中;当她瞅见舅妈时,湖北话也出蹦出来了。堂姐神采奕奕,话锋正健,惭愧又自嘲的我不合时宜地嘿嘿笑了起来。全桌人同她一样瞪着眼睛莫名其妙地盯着我,我知道我失态了。端起酒杯,向大家致意:“我失礼了,抱歉。我在想,我真笨,这么多年了,桐庐话也不会说。你们瞅我姐,啥话都会说,她的口语差点跨越半个中国。佩服!”我给大家作揖。 再后来,桐庐公共场合都竖着一块牌子:请说普通话。 |
原标题: 口音 |
作者:■ 方苗珍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