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香气飘万里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10月14日 08:43:58 星期五 |
■ 董利荣 2016年9月30日。 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 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扶余邑中井里。 一处小山坡上的古旧建筑扶阳斋前的草坪上,宾朋满座,气氛热烈。第11次韩、中、日国际学术文化交流退庵先生《义理香气》出版纪念国际活动在此隆重举行。 纪念活动在当地村民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舞中拉开序幕。主持人率先邀请活动主要组织者退庵金先生纪念事业会会长金柱白教授介绍与会中日韩嘉宾。我们一一起身向全场来宾鞠躬致谢。本次活动邀请的中、日嘉宾各5位。中国嘉宾除了来自我们桐庐的李锡元、仰忠明、赵小玲和我四人外,另一位是来自慈溪市横河镇子陵村的老村委主任黄仲根。之所以邀请我们代表中方参加,就因为与东汉高士严子陵的关系。原来,退庵先生原名金居翼,是14世纪韩国一位儒学家,他把儒学最高的价值标准“义”和“节”看做比生命还重。他原是高丽国的一位部长级高官,高丽亡国后其不愿为朝鲜王朝服务,像严子陵一样做了一名隐士。一直以来,韩国儒学家十分推崇退庵先生的高风亮节,把他与中国的严子陵相提并论。近三十年来,以金柱白教授为代表的韩国学者十分重视对退庵先生的纪念、研究和颂扬。成立了“退庵金居翼先生纪念事业委员会”,在扶余邑中井里退庵先生墓旁的扶阳斋前,举办多次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并且每次活动都树立石碑,以资纪念。为追寻退庵先生的思想渊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金柱白教授曾率团先后三次来桐庐严子陵钓台拜谒严子陵先生,并赴慈溪子陵村寻访严子陵足迹。2009年还在桐庐举行中韩文化交流活动。也在严子陵钓台勒碑记录其事。此后,县政协原主席李锡元和仰忠明、赵小玲于四年前已受邀前往韩国参加了一次交流活动,这次韩国方面愿意出资再为我县增加一个名额,于是县委领导建议我一起参加,使我有幸前往韩国感受中韩文化传承的渊源。 四年来,退庵先生纪念事业会从来自中、日、韩等国的一千多篇宣扬退庵先生义理精神的论文、散文、律诗中精选翻译、编辑出版了《义理香气》一书,并再次决定举办国际交流活动。诚如金柱白教授在给我们的邀请函中所言:“为重新确立当今时代越来越疲惫的价值观(伦理、道德),造成幸福的家庭,建立有人情的社会风土,就是此次活动的目的。” 金柱白教授介绍完嘉宾,接着是扶余郡郡守李龙雨先生致欢迎词,然后由中日代表分别致辞。我方代表仰忠明介绍了退庵先生与严子陵的渊源关系,同时简要介绍了桐庐的概况,并希望韩、日学者再来桐庐进行文化交流。 致辞环节之后,金柱白教授再次登台作主旨演讲。尽管我听不懂他的话,但从他的语气和表情中我能感受到这位八旬老人对退庵先生的崇敬之情。 交流活动结束,中日代表团成员和韩国方面的主要成员一起为《义理香气》出版纪念碑揭幕。 揭幕仪式完毕,我才有时间仔细观察扶阳斋的格局。这组建筑古扑而简洁,规模也不大。前面是一堵围墙和台门,大门上方的瓦檐下是“尚义门”三个大大的汉字,穿过台门,一方小小的空地前便是“扶阳斋”,共四个开间,都是敞开式的。四个房间前面是五根木柱,每根方形木柱上各有一块汉字木板,很像我们的楹联,却是单数,从左到右分别写的是:“矢心不起隐月城”,“精忠照耀星辰上”,“义与伯夷能贯日”,“节如严子凛生风”,“斋仰高风千载长”。其中三、四两句分别提到我国古代两位历史人物伯夷和严子陵,都是抱节守志有义的典范。这两句从内容上看还像对联,当然其排列张挂似乎又不是,我怀疑这五句话应该是各自表述的。室内铺着简陋的席子,很多参加活动的韩国朋友已经在里面席地而坐用午餐了,房前是一排鞋子。我们也被领着脱鞋进入左边的房间,一人一份盒饭外加一碗酱汤,并无特殊的招待。我席地而坐匆匆用完午餐,便起身去外面走走看看了。 扶阳斋前除了刚刚揭幕的纪念碑,另外竖有多块石碑,其中一块用中文镌刻的石碑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是四年前树立的,碑座上刻有两行大字:“清风竣节耸动百世,高风亮节独绝千古。”碑文内容因为石碑被雨淋湿而模糊不清,但我一眼从中看到“桐庐”“严子陵”等字样。因为子陵先生和退庵先生,桐庐县与扶余郡有幸一线相连。扶余郡儒林会长柳憙烈先生甚至写下“桐江苍苍,月城屹屹”的句子。 扶阳斋左旁山坡上是退庵先生墓,我怀着敬仰之情前去拜谒。他在此已沉睡数百年,然而,“年流六百,光彩愈烈”。他不愧是韩国的“严子陵”。 写到这里,让我想到对于严子陵这个人物的认识。千百年来,严子陵早已成为中国历代文人的心中偶像,桐庐境内的严子陵钓台也是历代文人的精神家园。“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然而,不可否认,历朝历代也有不少人对严子陵持怀疑态度,认为他沽名钓誉。其实,我们应该放在严子陵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看待他的行为。况且最重要的是严子陵曾说过:“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腰领绝。”(南朝宋·范晔《严光传》)意思是说,心怀仁德辅助皇帝按道义行事的人,天下人都会称赞他;一味阿谀逢迎皇帝旨意的人,会落得斩首的下场。这是最能体现严子陵义理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正因如此,北宋范仲淹知睦州时毅然以州府名义修建严先生祠堂,写下《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盛赞“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被朱熹誉为“第一流人物”的范仲淹之所以为严子陵修祠作记,是因为有感于他的高风亮节。范公曾写信给朋友说:“既扺桐庐郡,郡有严陵钓台,思其人,咏其风,毅然知肥遁之可尚矣。能使贪夫廉,懦夫立,则是有大功于名教也。”他在记文中同样表达了“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的意思。这样的肯定与评价不可谓不高。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韩国儒学家对严子陵竟然如此推崇。“节如严子凛生风”“斋仰高风千载长”“高风亮节独绝千古”等语句无不让人在异国他乡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先生之风拂面吹来! 更值一提的是,年近八旬的金柱白教授发出“垮掉义理精神,你我都会垮掉”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也正基于此,近三十年来他举着“创造义理”的概念,奔波于韩、中、日等国,呼吁呐喊,传承弘扬。他在一篇自述中说: “我们社会以成长、经济第一主义为主要的目标以来,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的话题,并没有受到重视。只讲究物质享受,金钱万能的错误的思考方式使贪欲和利己的心理成为主导人们的思维。我们要回顾文化的发展而人类社会变得伟大的历史教训中的信任和义理。如今大韩民国给人们展示双重性的面貌,一个是物质文化,另一个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堪称为世界先进国,享受着丰饶的物质财富,而精神文化方面被伦後为野蛮国。只靠物质和金钱是得不到幸福的。认为金钱万能,金钱使人幸福的人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最危险的人。就是这些人使这个社会变成更加混乱。我坚信所谓幸福是物质和精神文化价值观共存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感受到。这好比天上飞的凤凰鸟的两只翅膀,鸟不能用一只翅膀飞上天。幸福也是,不能只靠物质,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 金教授的这番话尽管说的是韩国,却同样适用于我国的某些现象,甚至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提出的幸福观值得我们深思。在他的心目中,义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此看来,拥有严子陵钓台这一独绝千古的名胜古迹的桐庐,怎样做好传承与弘扬义理精神这篇文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在韩国期间,我们还在主人的陪同下到安东市探访古代儒学家鹤峰先生纪念馆与故居,参观退溪先生创办的陶山书院。赴义城郡五土山拜谒金氏先祖。所到之处,所见除了古老的建筑外就是古旧的汉字书籍,而且满眼都是汉字牌匾,还有身穿儒服的名士后裔。让我觉得仿佛穿越到了明朝。身在异国他乡,却让我时时处处感受到中华汉文化的源远流长。 |
原标题: 义理香气飘万里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