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与山水诗(二)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4月08日 08:57:41 星期五 |
历代诗人 对桐庐山水的顶级评价 桐庐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桐庐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优势。造化对于桐庐人实在太厚爱了,让我们拥有如此绝美的山水。也引得前来游历的诗人羡慕不已,流连忘返。甚至发出毋庸置疑的顶级评价与赞美。 最早对桐庐山水作出最高评价的大概要算南朝梁诗人吴均了。他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富春江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之后,喜不自禁,立马给他的好友发去一则140余字微信《与朱(一作宋)元思书》,赞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尽管此信用的是骈体文,但通篇几乎都是诗的语言。从此,仿佛一锤定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成了对富春山水的标志性评价。 吴均的广告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此后的历朝历代诗人纷至沓来。就连唐朝最有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也迫不及待地赶来,尽管这一带“非吾土”(孟是湖北襄阳人),他也要在桐庐留宿一晚,体味桐庐江上“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呜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的美妙夜景。而他白天路过严子陵钓台,看到“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的美景之后,禁不住发出“观奇恨来晚”(《经七里滩》)的感叹。孟浩然对桐庐的奇山异水相见恨晚,也是从侧面给了桐庐山水一个极高评价。 北宋大诗人苏轼游历桐庐之后,写下“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送江公著知吉州》)的诗句。他以千山水来衬托桐庐山水更清美,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吧。 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刺在《过桐庐》一诗中有“桐庐山水天下清”的赞美,而另一位元诗人李桓在《富春舟中》发出了“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的感叹。 更有甚者认为富春山水桐庐风光非人间所有,如晚唐诗人吴融在七绝《富春》中说“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宋朝诗人李纲也赞叹“清风弥棹桐君庐,溪光山色世所无”(《桐江行赠江致一少府》)。清朝诗人袁昶也有“桐江山色天下无”(《大徐篆榜诗》)的诗句。这位光绪年间进士曾官至太常卿的桐庐人对家乡山水有如此赞美太在情理之中了。“非人寰”“世所无”“天下无”,那便只能是天上有仙境有了。这样的评价与赞美显然是达到了极致。 前面多次出现了“桐江”(孟浩然诗题中的“桐庐江”也即桐江)这一名称,“桐江”是富春江在桐庐县境内一段的别称。历代诗人以此为题赞美桐江的山水诗实在太多了。这充分说明富春江最美的一段在桐庐。 自从范仲淹一气呵成写下《潇洒桐庐郡十绝》之后,“潇洒桐庐”成了桐庐最佳广告语传扬至今,而清朝诗人王士祯似乎觉得光说潇洒还不够,写下“桐庐最潇洒,水木况清秋”(《送刘宰之建德》)的诗句。让我仿佛看到一位古代诗人竖着大拇指对他的朋友说:还是桐庐山水最美最潇洒啊!如果可以与他对话的话,我真想告诉他:如今的桐庐更美更潇洒了! |
原标题: 桐庐与山水诗(二) |
作者:董利荣 网络编辑: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