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责任与坚守——当代党员干部践行中国梦的价值取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6月08日 08:38:52 星期日 |
著名学者章太炎曾言道:“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读史资政育人,读史以古鉴今。新形势下研读党史,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2年风雨历程,领略党员干部励精图治、奋勇向前的优良作风,感受党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走过艰苦岁月,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不禁让人心生敬仰,一股正能量油然而生。细想,究竟是何力量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读史不难发现:信仰、责任与坚守,这三个词看似平凡,事实上却蕴藏着无比巨大的精神能量。 如今,纵观党情,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新挑战、新问题、新变化,这就更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密切联系群众,扎实开展群众工作,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桐庐梦。 具体而言我觉得一个党员干部首先应该坚定信仰明方向。 美国思想家惠特曼说过,“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可见信仰之价值不可小觑。信仰指导行为,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党员干部如没有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仰,又何谈带领群众团结一心圆梦想?为此,党员干部必须首先认真解读中国梦的真谛,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个人信仰,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通过不断结合工作实际来学习红色岁月带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自觉用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从而明确自己的做事方向和目标。 其次要肩负责任重实干。 “世界上总是有许多事情必须要做,但你不一定喜欢,这就是责任的内涵。”就像谁都不喜欢吃苦,谁都趋利避害,但是在国家危难时刻,我们的共产党员勇敢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跋山涉水、奋勇拼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最终完成建国伟业。这就是责任的力量。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离不开“责任”二字。因此,唯有党员干部肩负责任,自觉承担责任,才能主动发挥才智,用能力、用生命去守护信仰,真抓实干,勇于奉献,带领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华夏儿女的共同梦想。 第三要坚守岗位勇创新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借古喻今,在践行中国梦的漫长过程中,难免遭受困难、险阻,或是体制的弊端,抑或有时群众的不理解,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党员干部丧失信心,降低实干热情。这就需要当代的党员干部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忍耐,学会心理调试,从而更好地恪尽职守。同时,也需要在践行中国梦的实际过程中,多思考,多探究,以史为鉴,与时俱进,在坚守中创新工作方法,在倾听中汇聚群众力量,合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桐庐。 一言以蔽之,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但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将千千万万人民的“信仰、责任与坚守”凝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实现中国梦、桐庐梦。 |
原标题: 信仰、责任与坚守——当代党员干部践行中国梦的价值取向 |
作者:钱丹洁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