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研究(五)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03月12日 08:00:03 星期二 |
【注】文中“淳化元祀”为宋太宗赵灵年号淳化元年(990),时王禹偁以左司谏知制诰是首次在朝任机要职务(据《王禹偁评传》)。 柳赞善写真赞并序 河东柳宜,开宝末以江南伪官归阙。于后吏隐二十年。年五十有八矣。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神秀,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又从予乞赞: 好君好道,气形于貌。鹤瘦非病,松寒不槁。赤绂熒煌,白须华皓。秀师援毫,写于霜缟。杜口慎微,虚心养浩。寄献高堂,足慰亲老。 【注】从此文的题和序可知其写于五年后的至道元年(995)。时柳宜由全州返京师,授任为太子属下的赞善大夫。王禹偁自淳化二年贬任商州团练副使近两年移官解州于淳化四年。不久,召还京师,拜右正言直史馆。为便于赡养,他请求调知单州。到任十五天,又召重回京师任礼员外郎知制诰。至道元年(995)拜翰林学士。四月,又因上疏言事再度被贬,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由此可知,这篇赞序写于至道元年春天。 [后记](1)从序中言“柳宜”,“五十有八矣”。可以考查得柳宜出生于南唐昇元二年(938)。“开宝末”即开宝八年(975)归宋时已三十八岁。王禹偁公元(954)南唐李璟保大十二年出生,小于柳宜十六岁。(2)按《柳永生平、官历纪年表》的柳永出生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可以考知当时柳宜任雷泽县令。又按《柳永和他的词》第4页记载:“柳宜入宋后登太宗雍熙二年(985)进士。官至工部侍郎”。登进士第后,又奉诏移官为河北任城县令。小柳永出生后随父母到任城,然后又随父母远奔江南广西全州。在“江山猿鸟云泉竹树甲天下”环境里生活了四年多,再原路返还京师,到至道元年春天,柳七已十二岁。另据多种柳永在家乡崇安县五夫里度过了少年时代的记载、传说,与柳永所作《劝学文》、《题中峯寺》诗等。笔者以为,柳宜以孝敬父母闻名遐迩。当至道元年春天,因不得亲自回乡慰母于堂上,乃写真使其弟持归以慰亲老的同时,又安排小柳永回老家读书学习,承受老祖母教诲,并在故里娶妻生子。这是他作为柳崇长子为五夫里柳崇一族长远的薪火相传应有的义务。这一年,柳永刚好十二岁。由此可知,柳宜正好使其弟携小柳永回归故乡,以慰高堂倚门之望。 扬州寒食赠屯田张员外成均 吴博士同年殿省柳丞 前年寒食节,待诏值内庭。 休暇百官出,独掩深严扄。 近侍不敢醉,赐酒空满瓶。 闲就通中枕,时闻索上铃。 思入无何乡,兀然欲忘形。 去年寒食日,滁上家专城。 山歌喧里巷,春物媚池亭。 永阳溪水渌,琅邪山色青。 谪官自消遣,不敢夸独醒。 往往取官酝,时时对花倾。 醉来念身世,翻使泪纵横。 今年莅淮海,时节又清明。 堆案有留事,听歌无欢声。 胥徙费薄领,使客烦送迎。 狴牢未空歇,堰埭劳修营。 衰病力不支,懒慢性已成。 虚花满双眼,素发添几茎。 酒肴略无味,妓乐固难听。 谁言寒食下,终日取茶烹。 屯田有素交,屈此关市征。 昔年同应举,典衣飞巨觥。 博士东观客,求官得步兵。 况且丹陛前,同为出谷莺。 殿丞尹我邑,桑梓复兄弟。 吏隐掌盐茗,终朝看道经。 三贤宴会少,七夕休假并。 何不策我马,废苑寻放萤。 何不荡我舟,楼基访摘星。 三春景欲尽,九曲波始平。 居然逼吏役,顿此阻交情。 老态厌春华,病身忧独醒。 如水若不改,籍糟亦胡宁。 解印蓄素志,吟诗露丹诚。 维扬非所爱,有便即归耕。 【注】诗题有“扬州寒食”之辞,必作于扬州。据《王禹偁评传》载“王禹偁至道元年(995)六月到滁州,次年(996)十二月移任扬州,……至道三年(997)三月,赵灵病死,真宗赵恒嗣位。五月下诏求直言。王禹偁上疏,陈奏五条政见,……奏疏上达后,王禹偁被召回朝廷,复知制诰。……于咸平元年(998)除夕被贬,出知黄州。”由此可知,此诗作于至道三年寒食那一天。诗中所云:“前年寒食节”,是指至道元年(995)的寒食节。那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待诏值内庭。休假百官出,独掩深严扄。……”那时,屯田张员外成均、东观吴博士同年、殿省丞柳宜,都在朝中为官,并称这三人为“三贤”。当时,除殿省柳丞在朝,其他二人一起在扬州任职,等情。柳宜在至道三年(997)春天擢升为殿省丞是历史的事实。《柳永和他的词》第4页称:“柳宜官至工部侍郎”是正确记述。 (未完待续) |
原标题: 柳永研究(五) |
作者:孙显明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