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阜方礼与《耕阜图》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8月17日 08:18:52 星期三 |
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一幅明代劝农垦荒的《耕阜图》,乃桐庐人方礼所绘。 方礼 字思义,号丹泉,元末明初桐庐定安乡(今江南镇)石阜村人。他爱学诸子百家典籍,善诗词,为人仁厚好施,深受乡亲爱戴。元朝末年,战乱频繁,田地大多荒芜。元亡,明朝建立,太祖朱元璋即命官勘验荒地,令军士到各地,一面开荒种地,一面负防守之责,谓之军屯。然而军屯常有扰乱地方、侵害百姓之事发生。方礼见此,便放弃平时研文作诗之乐,奋勇向上提出“包荒”的办法,改“军屯”为“民屯”。为了发动更多的人投入垦复荒芜之地,他亲自绘制了《耕阜图》,并备了多种播种法,吟成《劝农歌》,不辞劳苦奔赴各地劝耕,并身体力行率家人带头垦荒。四乡农民为之感动,纷纷响应垦荒,不仅使桐庐江南—带的荒地很快得以垦复,而且屯军扰民之灾也随之被消除。地方出现了“民耕物阜”安乐太平的兴旺景象。据清乾隆《桐庐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方礼还在县东南十三里建了一座方家桥,邑人甚是感激。 方礼劝民垦荒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浙江巡抚康里山子得知后,向朝廷推荐任以官职。礼又绘了—幅《耕阜图》送上,以辞子山。并作诗以表逸志云:“乐隐固辞轩冕,谋生且学耕耘。高风千古许谁论,堪与严陵相并。南亩乘时播种,落英到处缤纷,此间离乱未曾闻,仿佛桃源风景。”阐明了他要像“不事王侯,耕钓终身”的严子陵那样,坚持“有志劝农稼穑,无意离乡为官”的志向。这幅《耕阜图》送至京城,京师士林竞相争阅,赋诗赞颂。据《桐庐县志》记载,当时吟咏《耕阜图》的诗文颇多,为了扩大影响,由长史郑楷为序,翰林郑棠为跋,编印成专集,向社会传播,以劝民耕。可惜这些劝耕诗文,大多已散失,少数尚存。现摘录四首以飨读者: (一) 幽居石阜乐躬耕,鼓腹讴歌颂太平。 负耒出时朝日上,荷锄归去晚云横。 扶商德业思伊尹,佐蜀功名忆孔明。 圣代求贤正如渴,未容畎亩久潜名。 明·汪改《贺耕阜图》 (二) 屋上青云屋外田,为农岁岁愿丰年。 林间鸠唱春阴日,谷底莺啼雨后天。 化诱早闻诗礼训,播耕惟仗子孙贤。 知君堂构题存隐,千古文章铁笛仙。 明·郑杲《题耕阜图》 (三) 躬耕南阜一区田,结庐连云几稔年。 芹曝未能酬圣主,耘耔犹得庆尧天。 匹夫自是供常分,佳句何由赐大贤。 铁笛标传存隐重,玉堂翰墨实文仙。 (四) 台辅鸾坡国钜儒,草茅何幸沐亲书。 片言垂鼎辉蓬荜,只字流金忝来锄。 盛世不才多自弃,象贤无地一生虚。 云源高并双台石,今与佳章万古存。 明·方礼(答诸士《题耕阜图诗》)
|
原标题: 石阜方礼与《耕阜图》 |
作者:申屠丹荣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