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斐然 |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1月26日 10:17:59 杭州日报 |
|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保持14年连升,环境信访总量连续9年下降
制图 王璟 杭州日报讯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五年来,浙江如何聚力,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造福于民?11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情况。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保持14年连升,环境信访总量连续9年下降,“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继“千万工程”后再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绿色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五年来,浙江聚焦小微水体、噪声油烟、生活垃圾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开展“美丽河湖”“宁静小区”“无废城市”建设,让群众更真切感受到优美生态环境给生活带来的变化。2024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26.1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为98.7%,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各项指标继续领跑长三角。在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方面,全省累计淘汰老旧柴油货车31.5万辆,基本淘汰国三柴油货车,城市公共服务车辆新能源化比例达到90%。 为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全省划定3.67万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红线,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66个,为各类野生动植物打造“天然庇护所”;围绕土地、矿山、海洋保护修复,累计实施1055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土地425万亩,治理18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土地,修复海岸线140公里。 生态惠民、生态富民方面,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积极开发“碳效贷”“生态贷”“林业碳汇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累计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1054亿元,让环境资源、生态资源变成可交易、可增值的“绿色资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生态品牌,推动50个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项目落地,带动环境治理和开发建设投资超1400亿元。 五年来,浙江还坚持全民行动、共建共享,把生态文化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承办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举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主题展,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青少年“生态第一课”、环境保护公益巡演、全民生态运动、全民义务植树等系列主题活动,生态环保越来越成为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越来越成为公众自觉。 |
| 原标题: “十四五”时期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斐然 |
| 作者:记者 姚似璐 网络编辑:俞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