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岛湖鱼头、钱塘甲鱼……浙产农产品加速出海 |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1月22日 10:02:26 潮新闻 |
| 近日,潮新闻记者从杭州海关了解到,千岛湖鱼头、钱塘甲鱼、富阳竹笋等优质“杭字号”农产品相继亮相国际舞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杭州共出口农产品97.9亿元,同比增长17.2%。 千岛湖鱼头:生态珍馐“游”向全球 11月中旬,杭州千岛湖冬日暖阳,碧波浩渺。清晨,渔船穿梭湖上,渔民熟练收网,肥美的花鲢鱼在网中跃起,划出道道优美的弧线。这些生长于国家一级水体的生态鱼,经精细加工后,将通过专业的冷链物流,远渡重洋登上海外餐桌。 “从千岛湖到新加坡,全靠海关全链条扶持,生态鱼头才成功‘游’出国门,获得国际认可。”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食品分公司总经理王金朋表示。为保障“生态美味”扩大出海,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靠前服务,派专家赴千岛湖养殖基地,指导企业完善加工、生产工艺,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保障原料鱼安全,同时针对出口生鲜保鲜需求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全流程业务衔接,实现“即报即检、合格即放”,确保鱼头抢“鲜”出口。 “稳固新加坡市场后,我们正在拓展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市场,争取让更多人爱上千岛湖味道。”王金朋信心满满地说。 钱塘甲鱼:鲜活美味开拓新局 在杭州东之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甲鱼养殖基地,捕捞工人凭经验挑出饱满活力的甲鱼,进行称重、记录、分箱打包。海关关员提前到场,对这批准备出口的甲鱼开展申报前监管。 东之篮作为杭州食用水生动物出口重点企业,甲鱼产品凭借优良品质畅销东南亚多个国家。针对鲜活水产品的出口需求,钱江海关组建专业帮扶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详细解读各国检疫要求和最新政策动态,指导企业完善养殖档案记录、疫病防控体系和产品追溯机制体系,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同时,针对鲜活水产品“易死亡、难保鲜”的特性,海关优化通关流程,开通出口水生动物“绿色查检通道”,实现企业申报、海关查验、合格放行等环节的“无缝衔接”,大幅压缩通关时间。 “在海关的精准帮扶下,我们一批货物从申报到放行最快只需半天时间,极大地降低了鲜活甲鱼的运输损耗。”企业负责人朱立东表示。目前公司月均出口量稳定在 2 吨左右,产品在韩国、泰国等市场口碑良好。“接下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尝试打开欧美等市场。” 富阳竹笋:山间鲜蔬富农兴村 杭州富阳群山翠竹,276个行政村中250个种笋,有“中国竹笋产业集聚之乡”的美誉,竹笋产业成为当地富农兴村的重要支柱,带动数万农户就业增收。 在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仓库,工人正在对刚采摘的鲜笋进行称重、分类、质检、入库。“韩国等国家对笋制品的需求比较大,有时候赶上舱位紧张,必须抓紧完成通关手续,才能保证按时发货。”企业负责人叶晓平表示。 海关通过“互联网 + 海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数字平台,简化企业备案手续和出口申报流程,实现申报材料“线上提交、线上审核”。落实预约通关、随报随检等便利举措,企业可根据生产进度和船期,按需预约查验时间。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让富阳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在海关政策的助力下,富阳的笋加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清水笋、笋干、笋罐头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持续提升产品“含金量”,出口市场也从传统的东南亚地区,逐步拓展到欧美、澳洲。山间茁壮成长的竹笋,正通过一条条畅通的“出海路”,变成农户手中实实在在的“致富金”。 一批批优质的“杭字号”农产品,带着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和万千农户的致富期盼,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市场。接下来,杭州海关将坚持立足职能优势,持续优化监管服务,助力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注入强劲动能。 |
| 原标题: 千岛湖鱼头、钱塘甲鱼……浙产农产品加速出海 |
| 作者:记者 陶韬 通讯员 陈航军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