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运会有关的这些黑科技,来自浙江 |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1月21日 10:09:13 潮新闻 |
| 第十五届全运会已近尾声。本届赛会的一大亮点,便是满满的“科技范”。其中,来自浙江的科技元素,也以不同形态融入这场盛会,从AI辅助训练,到场馆智慧升级,再到火种采集黑科技,为全运会注入不一样的活力。 科技智造,让老场馆焕发新生 据悉,十五运会超过九成比赛场馆由现有场馆改造而来,并在全运会史上首次实现了不新建任何大型场馆。来自宁波余姚的企业大丰实业以领先的场馆设施解决方案,在多个赛事场馆留下了“浙江智造”的印记,让几十年的老场馆“焕发新生”,让“可持续”的理念在每个细节中落地生根。 以广州体育馆为例,这座场馆是为承办九运会而建,在后续改造过程中,大丰实业不仅承接了馆内座椅配置工作,还负责声学解决方案及LED显示技术(包括环屏、端屏、斗屏)等子项工程,全面提升了场馆的视听体验与使用功能。 再如在澳门两处综艺馆的活动座椅看台设计中,大丰实业运用多项专利技术,打造了高度灵活的模块转换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场馆空间的高效重构,极大提升了场馆的多功能性。 科研技术,助力提升竞技实力 在浙江军团备战比赛的过程中,科技力量则成了助力成绩提升的“秘密武器”。 如浙江象棋队在训练中引入了高核数软件,深度辅助日常训练。棋手们借助AI软件开展布局分析,在对局起始阶段便可精准拆解棋局走向。中局演练时,软件如同一位严谨的导师,揪出每一步的潜在漏洞,剖析最优应对策略。此类AI布局训练,能极大拓宽棋手视野,提升其对复杂棋局的掌控力,成为浙江队提升竞技水平的一大助力。 无独有偶,浙江U18男篮挺进全运会决赛的背后,也离不开科研技术的赋能。资格赛备战期间,来自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团队累计采集对手战术视频约480分钟,构建攻防场景模型30余组,专项分析报告20余份,实现“赛前预判—赛中调控—赛后复盘”的全链条科技赋能。团队通过智能视频采集、战术场景切片分析及投篮点分布诊断等创新手段,为参赛队伍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助力赛场攻防效能升级。 “深海采火”的背后,也有浙江智慧 11月2日,一支火炬点“燃”粤港澳大湾区,火种的“源火”来自我国南海北部水深1522米处的“可燃冰”。本次火种采集是全球首次“深海采火”,科研人员通过远程操控“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呈现了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水火交融”奇观,背后也有浙江团队科研力量的加持——“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联合东海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团队共同实施研制。
深海引燃“源火”瞬间。潮新闻记者 吴馥梅 摄 采火执行组副组长、浙江团队负责人、东海实验室副主任兼海洋机器人中心主任陈家旺教授表示,可燃冰原位保压采集与深海底点火的实现,是我国海洋科技实力的象征,团队的创新科研想法也借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这一重大赛事得以实现。 |
| 原标题: 十五运会有关的这些黑科技,来自浙江 |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