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 跪地救人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01日 10:37:54 |
他说: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命侠” 刘卫良 记者 陶钰 桐庐微融圈 汪晓池 汪丽群 每个周末的早晨,桐庐县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刘卫良都会去晨跑。6月29日周日这天早晨,刘卫良掐表开跑的时间是5点49分。 从桐君街道桐君山悬索桥开始起跑,沿着分水江,大概跑了2公里,刘卫良突然发现50米外的地上躺着一个人,旁边还有两人。“我感觉有情况,就加快跑了过去。边上正在打电话的是两位跑友,他们告诉我这男子忽然倒地晕倒了。”刘卫良立即俯身,用手指探男子鼻息,“发觉(他)没有气息,眼睛也是睁开的,口吐白沫,已经没有意识。”刘卫良一边叮嘱在打电话的跑友,要说清地理位置,一边立马跪地开始做心肺复苏。 “这时候停驻的跑友慢慢增多了,我一边做心肺复苏,一边大声问,有没有学过急救的,因为我觉得他状态不是很好,不断有白沫从口中吐出,希望有人来替我做胸外按压,然后我去做人工呼吸。”刘卫良回忆道。 这时,人群中冲出一位女士,后来知道她姓蔡,“我有手帕,我学过急救,可以替你一会儿。”刘卫良边指导女士急救,边拿起手帕擦拭男子的嘴。刘卫良事后解释说,“口吐白沫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癫痫发作、有机磷中毒、胃食管反流病等。在这些情况下,直接进行嘴对嘴的人工呼吸是不合适的,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刘卫良将手帕垫在男子嘴上,张大嘴对着患者口部吹气,“第一口气吹入,我觉察到了回声,说明我的这一次动作是有效的,也增加了信心。”施救中,刘卫良提醒大家,天目溪公园前方有石墩子,可能会阻碍急救车的到来,人群中立即有一位女士说过去引导。 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加之外围群众打电话以及主动去引导,大家都在争分夺秒为挽救生命而努力着。刘卫良眼看蔡女士摁压一会儿后比较吃力,力度明显不太够,又替换了她。 “心肺复苏完成一组30次胸外按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会比较合适。”随即,刘卫良继续呼唤围观人群里学过急救的快来帮忙。“刘会长,我来替你一下”,刘卫良一看,是跑友马宇鸣,他也正好晨跑经过。在刘卫良指导下,马宇鸣完成了8组240次左右的按压,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到了。医护人员迅速为昏迷男子进行除颤,刘卫良则继续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 男子情况好转后,被抬上担架送往医院,刘卫良这才松了口气。坐下休息时,才发觉由于一直跪在地上摁压,两个膝盖都被沙子磨出了血,好多沙子嵌入了皮肤里,一阵阵的疼痛感袭来。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急诊室副主任医师陈义介绍,一般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在4分钟之内,抓住这4分钟,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复苏率。在这场持续了十几分钟的救援中,从患者昏迷到开展急救措施不到3分钟。陈义说:“正是得益于第一时间标准、持续的心肺复苏,病人才能获救,目前情况基本稳定。” 2016年,刘卫良来到桐庐县红十字会工作后,就开始负责“应急救护培训”相关事宜。几年来,在他的分管下,桐庐县红十字会组织师资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为群众开展普及培训,从2022年至今,普及培训达14.7万人次,取得救护员证和CPR(心肺复苏)证的达1.9万人。他还曾为桐庐的富春公益救援队和阳光救援队进行专业救护培训,是两支救援队200余名专业救援人员的“教头”。 昨天上午8点30分,记者在桐庐县红十字会办公室见到刘卫良,并为他送上了“桂花”点赞卡和“桂宝”玩偶。“不要觉得‘急救’离我们很远,危险可能就在下一秒,心肺复苏不是医生专利,它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应该掌握的救命技能。”刘卫良不失时机地科普道,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一技能,在身边的人遇到危险时,每个人都能成为“救命侠”。 |
原标题: 争分夺秒 跪地救人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