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监测点“探头”作用 助力“一号改革工程”在一线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5月14日 08:45:10 |
“开发区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后,不仅可以更快捷地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代表们还会主动上门来收集建议,并反映给相关部门及时帮助解决,让我们省了不少心,能够集中精力抓生产。”在开发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对前来走访的人大代表说道。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在全县创新设立33个营商环境监测点,组织130名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会成员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以监督“硬举措”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营商环境监测点是贯彻实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更好打造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最优县的一项重要举措,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管理是否规范、政务服务是否高效、要素支撑是否有力、发展环境是否安定、社会配套是否暖心、吃拿卡要是否存在等6个方面。 监测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组织人大代表上门走访、问卷调查、集中调研,广泛收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企业期盼和诉求,发现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矛盾和短板弱项等。 “对于代表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能在乡镇(街道)、开发区层面解决的,属地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由县人大常委会转交县级有关部门办理。对于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还将开展专题调研视察,确保营商环境监督工作落地见效。”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4月上旬,凤川城东工业园区的一个营商环境监测点里,县人大代表刘群收到企业反馈,反映园区内部道路和环镇东路破损严重,不仅给企业出行带来不便,也影响园区形象。随后,刘群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县人大常委会凤川街道工委,转交凤川街道办事处相关科室办理。仅过了3天时间,道路就完成了修复。 组织代表“下沉式”监督助力解决企业所急所盼所忧的同时,营商环境监测点还将每半年对辖区营商环境总体情况开展一次评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县人大常委会则要组织召开营商环境座谈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等,就监测点发现的普遍问题展开研究讨论。监测问题的处理效率也将作为政府部门评议的重要依据,助推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公平的法治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截至目前,33个监测点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7条,其中25条已答复办理。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发挥监测点“探头”作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一线护航企业发展,让“营商”变“赢商”,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原标题: 发挥监测点“探头”作用 助力“一号改革工程”在一线 |
作者:记者 王珊婷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