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共富花” 走上致富路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4月09日 08:38:26 |
本报讯(记者 徐文静)当前正值种植菊花的大好时节,连日来,在横村镇元村村的菊花种植基地,几十位村民忙着起垄开沟,栽种菊花幼苗……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年来,元村村锚定绿色农业目标不放松,选种适宜栽培且观赏性高、销售前景好的杭白菊、金丝皇菊、贡菊等菊花品种,因地制宜打造元村“元心谷”共富工坊。 “我们这里有110亩地,都是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由荒地开垦而来。这里的土壤适合种植菊花,经济效益比普通农作物高不少。”元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厉建民边走边介绍,为了确保菊花的产量和质量,帮助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基地聘请了二十多名村民,做好菊花的栽种和管护。 通过发展菊花经济,元村村不但激活了“沉睡”的土地资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乡村美了起来,加速了乡村振兴步伐。“我每天在这里干活,一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对于村里发展菊花产业,村民何关宝高兴不已,只要有活干,他每次都积极报名。目前,“元心谷”共富工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吸纳村民“家门口”就业40余人,人均月增收2500元。 为扎实做好“菊花+”文章,工坊还依托杭州圆泽供应链、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等“黄金峡谷”共富党建联建单位,联合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积极畅通村企双向合作渠道,建设菊花烘干坊、农产品智慧加工中心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共享、产业共建、品牌共创。 33岁的村民洪秋琴了解到村里办起了“元心谷”共富工坊,就结束了在外打工的经历回到家乡,应聘后成了烘干坊的负责人。“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可以照顾到家里,也不用父母担心,赚得还不比在外面少。”洪秋琴笑着说道,自己还经常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农博会,全力推介工坊里的农产品。 “共富工坊的建立,不仅让村里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也让闲散在家的村民有了务工机会,拓展了增收门路。”厉建民说,村里还将通过共富工坊农产品智慧加工中心进行笋干、龙须等农产品和中药材的深加工,确保“元心谷”共富工坊时时有活干、天天有钱赚。 |
原标题: 种下“共富花” 走上致富路 |
作者: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