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种菇 种出丰收好年景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1月09日 08:09:27 |
本报讯(记者 汪晓池/文 黄强/摄)隆冬时节,大部分农作物都进入了“休眠期”,但是位于凤川街道翙岗村的富达食用菌生产基地却是一派丰收场景。数字化的智能养菇房内菇香沁人,八层高的菇架上,一朵朵“小蘑菇”从菌棒上探出脑袋,撑开伞状的菌盖,或密或疏,长势喜人。 1月4日上午,在种植杏鲍菇的智能菇房内,基地生产负责人潘忠花带着几名工人正在采摘成熟的菌菇,不到五分钟,便装了满满一筐。“杏鲍菇是今年的新品种,没想到头茬就迎来了大丰收。”潘忠花说,这几天是菌菇生长的旺季,除了杏鲍菇外,香菇、赤松茸也迎来了丰收,基地每天的采摘量能达到2000斤。 谈到丰收的“秘诀”,桐庐富达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钟鸣指着菇房外的智能环境控制箱,跟记者讲起了他们的“数字化种菇记”。 “基地从2014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当时采用的是传统的常温种植模式。”王钟鸣还记得,有一次,因为气温突然升高,菌菇一下子全部冒了出来。“我们当时没有准备,采摘的人也叫不到,后来虽然抢收了一部分,但由于出菇时间太久,菌菇的品质也受到了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栽培模式,2021年,公司投入300多万元,对基地内的养菇棚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用科技的力量补足菌菇生产淡旺季明显的短板,并且根据市场需求随时控制板房环境,及时生产出相应数量的菌菇,实现四季都有“菇”收的美好图景。 “传统种法一般常温出菇是一年一茬,但是我们采用数字化管理后,就可以周年生产,常年出菇,而且菌菇的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王钟鸣介绍,如今基地内已经有40多个智能养菇房,每个智能菇房内都装有一套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可以精准模拟菌菇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智能调节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 “像这几天温度比较低,按照传统栽培方法,菇会长得比较慢,产量也会下降。但是我们通过数字化手段控制菇的生长环境,就可以实现产量的增长,也能更好地占据市场销量。”王钟鸣算了一笔账,按照当前的日均采摘量,今年基地的产值预计比去年提高30%。 王钟鸣说,新的一年,他们打算进一步增加智能菇房的数量,把整个基地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 |
原标题: 数字化种菇 种出丰收好年景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