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川街道 “小脑+手脚”探索网格智治新路径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8月02日 08:34:01 |
人在网中走 事在格中办 凤川街道 “小脑+手脚”探索网格智治新路径 “太感谢了,还好你们及时赶到,要不然就危险了。”日前,市民朱某感激地向凤川街道救援队连声道谢。 事情还得从6月5日说起。受连续降雨影响,凤川街道大源溪水位短时间内暴涨。街道值班巡逻队员在巡查中发现来自城南街道的朱某被困于大源溪中央戈滩上,受暴雨和水位影响无法顺利过溪。发现情况后,凤川街道第一时间联合公安、消防、桐庐极速救援队等多方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行动。 经过4个小时的紧急营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朱某终于被成功解救。 “这是我们‘小脑+手脚’网格智治协同作战的成果,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小脑’统筹,‘手脚’迅速集合力量将人给救了回来。”凤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郑杨舟表示,“小脑+手脚”是凤川街道探索党建统领网格智治的新路子,以更高、更快、更实为目标,把大小问题化解在网格中。 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底座,连着大民生、蕴含大动能,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打赢大战大考的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凤川街道坚持党建统领、网格智治,通过“1+3+5”基层治理体系的重构、重组、重塑,形成线上线下贯通、多跨协同作战、实时快速响应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小脑”统筹能力更强,“手脚”处置速度更快、矛盾纠纷化解更早、村社责任更实。 打造“三区四室”社会综合治理中心,接入12345热线平台、数字城管、公安视联网和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等信息系统,梳理汇总“12345”热线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及综管队员、网格员、保洁员、行政村等渠道收集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反映诉求等,形成“派单—签收—监督—反馈”全过程管理,以“数字变革”撬动“现代治理”。 同时,充实“手脚”力量,执法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在岗,发挥联勤、联防、联动、联治的“尖兵”作用;提质队伍,强化专职网格员的考核;突出“1+3+N”力量培育,147名街村社干部包网入户开展“枝叶行动”,保洁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等307人屯兵街面织密最小治理单元,拉起“全民皆兵、全民皆治”的治理格局。 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完善“智治互联”、“双脑联动”、闭环管控、首席调解员、考核评价5项机制,打造集“事件可视、力量可视、现场可视”于一体的智能平台,实现“发现—办理—处结”网格全链条处置。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小脑+手脚’的凤川实践,扎实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不断提升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水平,真正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郑杨舟说。 (记者 李雯) |
原标题: 凤川街道 “小脑+手脚”探索网格智治新路径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