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首次三地协同人工增雨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7月18日 08:14:15 |
本报讯(记者 李雯)昨日下午3点10分,瑶琳镇坞口水库作业点位发射了6枚火箭弹;4点30分,合村乡岭源村作业点位发射了4枚火箭弹;十几分钟后,百江镇苎坑村发射了6枚火箭弹。随着一声声“砰”,三地共计发射16枚火箭弹,不久后,天空下起了雨,为久旱的大地带来了甘霖。 这是我县首次三地协同人工增雨,县气象局工作人员分别带领森林消防作业人员、属地乡镇作业队员、救援机构作业队员三支队伍赶赴合村乡岭源村、百江镇苎坑村、瑶琳镇坞口水库三个作业点蹲守,抢抓一切符合降雨条件的降雨云系,增加降雨量,以此来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增加饮用水库容。 “三地协同是为了增加人工增雨的成功率。”县气象局局长张宏表示,自6月26日出梅以来,我县总体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截至7月16日,全县平均降水量达58毫米,城区85.7毫米,较常年同期(170.4毫米)偏少50%。平均气温31.3℃,较常年同期(28.0℃)偏高3.3℃。12日~14日连续三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大于35℃日时长达10~11小时。根据气象监测情况,我县已出现轻到中度气象干旱。17~19日,副热带高压东退,具备一定的人工增雨条件。“前期我们也完成了一级作业点建设,组建了多支作业基础扎实的社会作业队伍,本次专业指挥+三支队伍的方式也是一次新的尝试,检验社会作业队伍的专业性。”张宏说。 “过去我们都说‘人工降雨’,但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应该说是‘人工增雨’。”县气象局副局长詹平华介绍,人工增雨就是天空中有降雨云系时,把带有催化剂的火箭弹打到降雨云层中,催化剂为降雨提供了降雨凝结核,这样可以对云系进行催化,从而达到增加降雨量、延长降雨时间的效果。“如果没有合适的天气条件,雨水是降不下来的,我们是在原有降水条件的基础上增加雨量。”詹平华说。 “预计7月18~21日,副高减弱东退,我县处于副高西侧边缘,午后阵雨或雷雨天气可能性增大,高温强度有所减弱,最高气温34~37℃。而7月22~26日,副高又将加强控制,最高气温36~39℃,局部气温达40℃。”詹平华表示,在本月底前,会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24小时待命。 |
原标题: 我县首次三地协同人工增雨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