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法庭”让群众尽享“智慧司法”便利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7月06日 08:30:30 |
今年1月24日,百江镇天子地景区“共享法庭”挂牌成立,这也是我县首个景区“共享法庭”。 天子地景区“共享法庭”,集合法院、派出所、司法所、镇调委会、老丁调解工作室等各方优势资源做好景区矛盾纠纷化解,争做景区矛盾纠纷的“解铃人”,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促进景区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同时,百江镇还积极推进15个村级“共享法庭”的建设,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参与和融入基层治理,通过在镇、村设立“共享法庭”,把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线上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形成涵盖镇、村、网格的司法服务新格局。 这是我县推动“共享法庭”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县打好党委领导、全面融合、因地制宜“组合拳”,全力推动“共享法庭”建设,为共同富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成县“共享法庭”1家、特设“共享法庭”11家、镇街“共享法庭”14家、村社“共享法庭”207家。 科学的制度体系是顺利推进工作的保障。我县在下发《全面深化“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高质量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配套建设标准、工作职责、调解规程、运行指数等机制,陆续出台庭务主任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构建起“1+4+N”制度体系。并编发《桐庐县“共享法庭”月刊》,展示工作动态、通报建设进展、共享优秀案例,营造互学互比的良好氛围。 我县在全市首创“共享法庭”室、站、点三级联动机制,最大限度激活诉源治理和基层治理的实效。并借助“共享法庭”法治资源,打通信访、调解、诉讼“三支队伍”,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群体,形成行业广、数量多、质量高的解纷“人才库”。 “有了‘共享法庭’以后,遇到疑难纠纷可以在家门口随时联络法官提供调解指导,由法官帮忙‘捋一捋’,调解过程变得更加顺畅。”每每提起“共享法庭”,富春江镇芦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祖春总是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2021年以来,芦茨“共享法庭”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2件,实现旅游纠纷无讼无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共享法庭”的成立,为各部门共同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年4月,瑶琳派出所上传一起因借梯子引发冲突而致人受伤的矛盾纠纷,“共享法庭”瑶琳工作站“接单”后,立即与派出所、司法所联动,成功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 此外,我县通过“新村夜话”载体,将数字化改革、智慧法院成果送到群众家门口,依托设在全县207个村社的“共享法庭”开展巡回审理、法律沙龙等法治主题的“新村夜话”,将巡回法庭、法律讲堂等送到群众家门口。 横村镇是闻名全国的针织名镇,镇内有不少家庭作坊、代加工点等。这类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常发生买卖合同、加工合同签订不规范的情况。对此,中国围巾城“共享法庭”应运而生,明确了庭务主任、联系法官,确定了固定联络、联合调处、坐诊巡诊“三大工作机制”,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矛盾纠纷,庭务主任和联系法官及时介入、联合调处,实现既能将企业风险化解在萌芽又避免进入法院诉讼的“双赢”。 我县还在企业较为密集的经济开发区设立商会“共享法庭”服务站,联动桐庐富春江科技城法庭和快递、针织、制笔等行业“特设”共享法庭,更好实现专业法庭资源下沉、阵线前移、服务前倾。今年以来,制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清单180份,有效预防、化解企业法律风险。1~6月,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申请立案到案款发放时间从114天缩短至65天,降幅达42.9%,当事人诉讼成本下降31.2%。 (记者 陈艺琨 通讯员 童法) |
原标题: “共享法庭”让群众尽享“智慧司法”便利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