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桂玲 梅花香自苦寒来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5月30日 08:32:12 |
人物名片 今年35岁的夏桂玲曾在实验室工作数十载,在实验室里度过无数个清晨和深夜。研发是一个坐“冷板凳”的苦差事,但包括夏桂玲在内的实验室所有人都乐在其中:“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能为行业、为企业献出自己的力量,熬再多的夜,吃再多的苦也值。” 回顾刚刚毕业时,那是2009年4月,25岁的夏桂玲毕业于浙江省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一毕业,这位文文静静的丽水姑娘就被华大海天科技股份公司招为技术员,主要从事装饰纸水性印刷墨、特种纸的配方设计、性能优化提升、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这家2007年迁建到桐庐经济开发区的公司,对于当年远离家乡的夏桂玲来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让她倍感温馨。她说在公司上班很舒心,有家的感觉。 “入职之初,是公司副总裁吕德水教授在实验室里亲自带着我做实验,带我叩响装饰纸水性墨行业的大门,遇到技术瓶颈时,董事长林贤福就会召集陈志春博士、吴起博士、刘博凯博士等研发团队与我们一起研究讨论,提供解决思路。”夏桂玲说,公司如家一般的温暖,让她这位新桐庐人安心在这片创业的沃土,教授的言传身教让她快速地成长起来。 在华大海天的12年时间里,夏桂玲犹如“小舢板”靠上“大舰艇”,在平地上掘一口“深井”,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懈进取。 “在研发《一种具有蓝色效应的云母钛金色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具有蓝色效应的云母钛银白颜料及其制备方法》这两个专利的4年时间里,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要解决珠光闪光强度和颜料颜色均匀性指数的不稳定。”夏桂玲和她的研究团队,一开始是采用沉积方法,大量实验结果与测定数据都非常的不稳定。 研究进行到关键时刻,夏桂玲带领队友们连续几个月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终于夏桂玲的身体不堪重负,提出了“严重抗议”,那天她得了急性肠胃炎,同事们连夜把她送到医院。 “被迫”休息了几日后,夏桂玲和她的团队再次迎难而上,就如何控制纳米膜技术,经过大量的摸索研究,她们提出了层层组装方法,最终获得稳定的控制技术。 在水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夏桂玲和她的团队又一次攻坚克难,采用粒径仪测定方法,大大提高我国水性装饰纸印刷墨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每一次研发,对夏桂玲来说,都是一次漫长的“长征”,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验证,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尤其当遇到一个又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内心坚韧的夏桂玲也会有失去信心的时候,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她不停地充电、蓄电、放电,最终征服了一个个难题。 12年来,夏桂玲不断超越自已,她经历了一次次脱胎换骨般的“自我革命”,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全国水性墨标准委员会委员,并被公司连续提拔,担任总裁助理、董事会秘书。 她担任研发部经理期间,带领团队获得国家专利15项,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明专利3项,第二作者发明专利10项。完成省级新产品鉴定成果6个,处国内领先水平。她还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行业标准《装饰纸水性印刷墨》,参与制定国家、团体、浙江制造标准共5项。 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都说,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成就了夏桂玲,因为她看准方向,沉得下心,受得起苦累,守得住初心。夏桂玲却说,是公司和团队给了她这个平台,是领导和同事引领她一路成长。 作为公司党支部书记,夏桂玲一直重视党组织机制,设立“1+1+X”培养机制,模范作用的党员+影响发展对象+影响多个员工,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近两年新冠疫情期间,她组织党员并带头捐款捐物献爱心,积极参与街道环境治理志愿服务。同时热心社会公益,关注贫困家庭及其子女,她所在的支部资助了两名洋洲小学学生并持续关注他们成长、多次看望董家孤寡老人等活动。夏桂玲先后被评为桐庐县优秀党员、开发区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年度重点培育人选等荣誉称号。 “事业之灯因努力而点燃,生命之舟因坚持而前行。只有不断拼搏和奋进,才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绽放生命的灿烂华光。”夏桂玲感慨道。 (通讯员 罗萍 记者 何晓) |
原标题: 夏桂玲 梅花香自苦寒来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