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4月15日 08:29:15 |
通过数字化改造项目“云应用”的开展,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劳动生产率提升12%,库存周转率提升16.7%;运用“云织造”系统后,杭州煜凯服饰有限公司实现从纱线到最后成品的生产管理数字化,生产效率可提高20%~30%…… 回顾不平凡的2020年,我县科学应变,培育先进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加快推进生产要素集聚整合,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新梯队培育体系,制造业逐步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0年,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16.4%,大幅高于全县规上工业增幅;完成工业投资30.5亿元,同比增长49.3%,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智能制造春潮涌动 在海康威视桐庐基地,全省首批“未来工厂”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智能仓储区搬运机器人忙碌不停,出货区每天有大批智能化产品装车,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海康威视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正朝着构筑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企业方向发展。 机器换人、布局数字化。海康威视展现的正是桐庐智能制造发展的勃勃生机。如今,越来越多桐企意识到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像海康威视一样掀起了追逐“智造”红利的新高潮。 “这是我们第二期数字化车间改造,新的MES系统不仅减少了生产中无效动作的浪费,更提高了生产数据集成反馈能力,帮助我们及时找出生产中的问题、痛点。”廷镁创智(浙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玉兴告诉记者,新厂区投用后,预计生产效率可提升15%至20%,有效提高产品快反能力,以应对接下来直播订单、个性化订制以及转战国内服装市场。 我县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五个一”推进机制,打好工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机器换人等数字化改造组合拳。2020年共实施技改和数字化改造项目95个,获评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1个、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3家、省“未来工厂”1个、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个、市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个、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项目1个。 创新引擎动能澎湃 去年,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200MW级特大型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被认定为我省首批国际首台(套),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该设备的自主研发,在水电转桨式机型领域再次反超国外技术,极大赋能国内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可以说,首台(套)产品是“浙江制造”中的翘楚。 去年,我县获评国际首台(套)1个、省内首台(套)3个、“浙江制造精品”项目3个、省级新产品备案项目8个、浙江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杭州市企业技术中心9家。浙富水电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正借力创新引擎,牵引着桐庐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 位于富春江镇的浙江新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的激光切割机生产线上,工人正抓紧时间赶制“一带一路”巴基斯坦水电站项目、三峡水电站发电机组的配套产品——磁轭片。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产品已远销亚洲其他国家及欧洲。 新发电机是一家制造生产大型发电机配套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曾遭遇发展瓶颈。借助科技创新手段,企业依托科研院所与东电、哈电、机电设计研究院组建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市场为导向,投入人财物进行技术开发和制造,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产品开发,目前公司拥有23件实用新型专利。 富春江镇是我县装备制造业集聚区,以新冠科技为代表的拉丝机企业,以祥龙物流为代表的物流装备制造业,正依靠科技创新引擎,迎来企业发展“又一春”。去年,我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2%,技术交易额同比增长767%,分别排名全市第二。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家,完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20家。 新兴产业势如破竹 磁性材料在通讯、IT、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也是我县重点打造的标志性产业之一。杭州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美磁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智见科技有限公司……城南街道青山工业功能区内已累计集聚磁性材料企业23家,其中规模企业11家,亿元企业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五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 新兴产业潜力巨大、优势明显、特色突出。我县重点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快递物流、医药及医疗器械和时尚产业共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去年,我县围绕六大百亿产业,建立新兴产业链运行监测体系;磁性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9.7%;数字安防纳入2020年省工信重点领域提升发展工作,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4%。 在抓企业新梯队体系建设方面,我县厘清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雄鹰企业、“链主”企业等培育清单,构建新梯队培育体系。新增规模企业70家,净增45家,创历史最好。21家企业入选首批省“放水养鱼”企业培育名单,10家企业入选市“鲲鹏计划”。康基医疗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天松医疗成功获得“省隐形冠军”企业称号。 项目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动机。我县加大对制造业项目招商考核权重,建立主平台和乡镇合作招商机制。全县工业投资实现逆势增长,在库工业投资项目20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73个,其中“152”制造业项目5个。全年招引制造业项目92个,协议引资134.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 |
原标题: 挺起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
作者:记者 金黄璐敏 通讯员 何妤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