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庆:笔耕不辍 留存乡土文化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7月19日 08:21:28 |
在分水镇有这样一位退休老人,为了留住“乡愁”,守住“乡韵”,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分水乡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他就是当地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王顺庆。 王顺庆从小就对文学艺术、乡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几十年来,他走遍分水的角角落落,寻找散落在田间地头、沉寂在荒山野外的民间碑刻,通过碑拓等形式,为分水镇的人文历史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如今,王顺庆已经编著出版了《分水访碑录》《分阳诗稿选赏》《分阳书画》《徐凝诗注评》等专著,并参与编撰《悠悠分水》《古邑分水》等书籍。 一 如果说碑刻是传承文化的根,那么碑拓则是文化传播这棵大树的枝叶。 说起如何与碑拓结缘,王顺庆娓娓道来。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他从小爱好文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入更高学府深造,读了2年农中后就进入了商业系统工作。退休后,拥有大把空闲时间的王顺庆决定重拾儿时兴趣,开启文化之旅,而拓碑技艺就是在寻访石碑中自学成才的。 199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顺庆在西安碑林参观时,欣赏到了美术学院的学生拓碑全过程,由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老的碑文在拓碑人的手下变得逐渐清晰,一字一句都好像在诉说着以前的故事。碑拓能够把一些历史流传下来,既是一种文学价值很高的历史存根,又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我非常感兴趣。后来,我参加了非遗普查,跑了很多村庄,发现我们分水的碑刻文化相当丰富,也就有了学习碑拓的想法。”王顺庆回忆道。 不会拓碑怎么办?王顺庆拜访专业人士向其请教,并购买了一系列拓碑的理论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王顺庆眼里,有了理论基础还需要实践加持,“刚开始拓不好,我就一遍两遍地拓,直到成功为止。” 而让王顺庆决定系统地寻找石碑并做好拓碑,缘于他遇到的一次幸运却又让人有点痛心的事情。 十几年前的一天,他去柏山村拓印一块好不容易找到的“三世名医”石碑。当时那块碑刻已经断裂,仅剩下一半。 一位围观的邻村村民随口说了一句:“这三世名医不就是吴嘉言吗,我们家里有一块石碑上好像就刻着他的名字。”王顺庆立即要求跟着村民回家。然而,当在猪栏里发现这块已被当成垫脚石的石碑时,他感到痛心可惜。最后,他自掏腰包把石碑买下,运回家清洗后保存了起来。 “这块碑我可以用钱换回来,但是有许多碑刻,凭我一己之力是难以保护的。而许多史料上记载或是民间流传的旧事,往往在残存的石碑上才能找到印证。”王顺庆忧虑地表示。 为了拓碑,王顺庆历尽千辛万苦,每次出门拓碑的时候,他都是自带水壶和干粮,背包里放入拓包、宣纸、墨汁、刷子等物品。“拓碑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有时候需要几个小时,有时则需要一整天,风餐露宿很正常。”王顺庆告诉记者,碑石一般很重,无法搬移,只能就着它的现状拓。站着、半蹲、跪着,甚至坐在地上拓是常有的事。 要找到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碑刻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跋山涉水、实地访拓。但王顺庆从不说苦喊累,多年来,他不仅遍访分水范围的碑刻文字和石刻图案,还前往江苏南京、镇江、丹阳等地探寻石碑。经过数年努力,王顺庆共得到100余方古碑拓片,80余方图案石刻拓片。为了能将这些珍贵的资料整理成册,他还自学了摄影、排版等技能。 2009年,王顺庆将其访碑经历及所拓之文与图案合为一编,出版了由古碑拓片、石刻图案、湮碑追记、访碑记事四部分组成,超40万字数的《分水访碑录》一书,为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价值。 二 在寻访古碑的过程中,王顺庆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拓印石碑到发掘古诗词资源再到搜集书画,他开始全身心投入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分水镇始建于唐武德4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朝状元施肩吾曾在这里的五云山就读,使其自古就有“状元故里,进士之乡”的美誉。王顺庆潜心收集历代文人墨客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壮美诗篇,精心筛选、编辑成册,于2014年出版了有关古邑分水的诗篇精选——《分阳诗稿选赏》。 收集分阳诗稿绝非易事。王顺庆首先从已经出版的书籍中搜集有关分水的唐诗宋词,还从图书馆中查阅资料。为此他走遍了国家图书馆、保定河北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本地图书馆,将搜集到的资料一字一句亲手抄录下来。同时还从宗谱和家谱中找寻相关信息,并收集乡土诗人的个人诗作。 从这四个方面着手,王顺庆共收集自唐至今历代有关分水的诗词三千余篇。在此基础之上,他又倾注了整整四、五年的心血,从中精选出300多首,并对每首诗词一一配上注释以及赏析文章,这才有了2014年出版的《分阳诗稿选赏》。 此时已年逾古稀的王顺庆并未止步于此,在接下来的三个春秋里,他编写了集古邑分水文献资料与书画艺术融为一体的文艺类专著《分阳书画》。此外,他还参与编著《悠悠分水》《古邑分水》等乡土文化丛书。 2020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凝诗注评》是王顺庆又一部呕心沥血的结晶,他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解读了家乡唐代著名诗人徐凝的100多首诗篇,以诗入画,将诗中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专家学者们都对此书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每一本新书出版,王顺庆都会自费向全国省级图书馆、全国名牌大学图书馆等进行赠送,他收到各个图书馆的收藏证放满了几个箱子。“图书馆是链接读者与读物的最佳桥梁,捐书给图书馆在收获更多读者的同时也宣传了家乡的文化,因此把书赠给图书馆是最好的归宿。”王顺庆表示。 付出总会有收获。“浙江省文化示范户”“浙江省最优老有所为人物”“杭州市十佳文化礼堂人”“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桐庐县碑拓非遗传承人”“桐庐县首届文艺突出贡献奖”……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王顺庆平静地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人活一生,不能浑浑噩噩,我应当珍惜现在太平盛世的社会环境和岁近暮年的宝贵光阴,为家乡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第四批桐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施肩吾传说的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王顺庆,目前正在编撰施肩吾诗集,文字初稿已全部完成,书画初稿也接近尾声。“施肩吾留存的诗有两百多首,是徐凝留存诗的两倍,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即使身体欠佳,他仍旧笔耕不辍,舞文弄墨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退休至今二十多年,王顺庆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自费编辑出版关于家乡分水的乡土文化书籍。即便再艰难,他也从未想过放弃,因为王顺庆希望他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多搜集一些分水文化资源,为后人留下一份关于家乡分水的宝贵文化遗产。 (记者 徐文静 实习生 许若瑜/文 图片由本人提供) |
原标题: 王顺庆:笔耕不辍 留存乡土文化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