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离开总有时 “小候鸟”“蒲公英”迎开学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8月27日 08:34:10 星期三 |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有人称他们“小候鸟”,也有人把他们叫做“蒲公英”。相聚离开总有时,即将开学了,他们是否收拾好心情,准备迎接新学期了呢?入学情况又如何呢? “小候鸟”忙归巢 8月23日,桐庐客运中心比往常更热闹,多了不少提前返乡的“小候鸟”和他们的家长。有些一个大人带着几个孩子,年长些的孩子则是独自归巢。 陶鄢和项彦红,一个是临安西天目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个稍大些,开学就要在临安实验中学读初一了。“我爸爸和她爸爸妈妈在同一家企业上班,所以一放假我妈妈就带着我们一起过来玩,都快两个月了。”陶鄢说,现在暑假结束了,她们就要赶回去上学,爸爸在这边买好票送她们上车,妈妈在那边车站接。“我现在长大了,不会哭了,就是觉得很难受。”懂事的项彦红一边整理父母给新买的学习用品,一边低着头说。 临近开学的这一周,车站总会上演这样的场景。父母陪着孩子买票或者送孩子上车,念念不忘地叮嘱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一遍又一遍细心地检查东西有没有遗漏,再三约定好下次回家看望孩子的时间……车窗内孩子期盼的眼神与挥舞的小手对上车窗外家长驻足不走,希望再多看几眼的不舍,总是让人很揪心。 父母由于工作、经济等原因,无法陪伴在他们身边,“小候鸟”们快乐地和他们相聚一两个月后又要分离,有些甚至需要独自踏上归巢的旅程。“看到独自乘车的小孩,我们都会多加关注。”县客运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他们看到过一些单独归巢的“小候鸟”因为年幼经验不足,候车会错过班车,有些则是上车睡着了错过站点,还有的下车时会忘带一两件行李。一般看到这样的情况,他们都会叫醒小孩,问清楚哪趟车到哪里下,适时给予提醒。年幼的孩子,父母尽量亲自或者安排家人接送,年纪大的可以教会他们应急处理能力。暑假过来玩得开心,回家路上也要平安。 “蒲公英”开学欢乐多 比起“小候鸟”的失落,能够和来桐打工的父母住在一起并且可以在这里上学的“蒲公英”们就幸福多了。今年8岁的徐贝贝,父母都来自河南,是桐君街道辖区内一家企业的职工。今年7月,街道帮忙解决了孩子在桐上学的事情,避免了一家人两地分隔。“看,这是我的新书包,还有新铅笔和橡皮。”徐爸爸说,贝贝现在逢人就喜欢给他们看她的新书包,对开学充满了期待。尽管贝贝还小,不能像爸爸妈妈一样深刻地体会到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的那种幸福和满足,但是小小年纪即将入校的她也有自己表达高兴的方式。 能够和父母在一起,贝贝是幸运的。可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了解到因为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导致孩子入学的流动性很大。桐庐县创业学校的靳校长介绍,虽然每年学校的学生总数都保持在七八百人,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可能上学年还在这读,新学期就跟着父母走了,同时也有从别的学校转入的学生。而且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家孩子在本地入学情况了解也不多,总是到了9月1日前后才来询问孩子能不能在这入学。县创业学校可以接收约千名学生,所以目前还不存在孩子上不了学的情况。靳校长提醒有适龄儿童的外来务工人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作为父母还是要提早和学校取得联系比较有保障。” 县教育局教育科工作人员说,原则上,我县目前所有的中小学校都可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但是因为区域分布、名额限定及相关政策的原因,每个学校能接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不确定,一般是乡镇(街道)安排就地入学。县创业学校和县分水实验小学西关分部则专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 记者 何妤/文 黄强/摄 | |||
原标题: 相聚离开总有时 “小候鸟”“蒲公英”迎开学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