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四登严子陵钓台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2月09日 09:07:16 |
■王天忠 一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曾在大年初一冒着大雪登临桐庐钓台拜谒严光,这事被他记录在《骖鸾录》中。 书中所记的桐庐之行是:石湖居士,以干道壬辰十二月七日,发呉郡,帅广西,泊船姑苏馆。 ……… 元月二十八日,陆行发余杭……晚宿富阳县废寺中,即客馆也。 二十九日,晚复登舟,大雪不可行。 三十日,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沈碧,但小霁,风急寒甚,披使金时所作棉袍,戴毡帽,坐船头,纵观,不胜清绝。剡溪夜泛景物,未必过此。除夜行役、庙祭及乡里节物尽废。晚宿严州桐庐县。 癸巳岁正月一日,己午间,至钓台。率家人子登台,讲元正礼,谒三先生祠。登绝顶,扫雪坐平石上,诸山缟然,冻云不开,境过清矣。臧获亦贪殊景,皆忍寒犯滑来登。始予自绍兴己卯岁,以新安户曹,沿檄来识钓台,题诗壁间;后十年以括苍假守被召,复至,自和二篇;及今又四年,盖三过焉,复自和三篇。薄宦区区如此,岂惟愧羊裘公。见篙师滩子,惭颜亦厚。乃并刻数字于右庑柱间,而宿西口。 二日,午至严州,泊定州馆。 史载,范成大曾于乾道六年使金,风骨凛然。返回临安后得到朝廷肯定,但很快又因刚直而被黜,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广西桂林)。时近岁末,范成大无奈匆匆登程,溯富春江、兰江、衢江,由常山县出浙,经赣州入桂林,历时三月,凡水陆行程三千余里,著游记一卷,纪途中所见,取韩愈诗“逺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语也,名《骖鸾录》。 乾道九年(1173)腊月三十,范成大一家到达桐庐。范成大赶紧安顿家人和随行人员住下来,毕竟是万家团圆的大年夜啊,是该让大家好好休整一下,一起吃个团圆饭了。次日,他携家人同登严子陵钓台。他为什么要在大年初一冒着雪来呢?或许,跟他内心深处渴望隐逸的愿望有关,也跟严子陵的高洁品格有关。 大年初一,桐江水面白茫茫一片。带着全家顶着严寒登钓台,足见仰慕严子陵之情,至切至深。笔记中所言的“乃刻数字于石庑柱间”,是取前两次登钓台诗之旧韵所作的三首绝句。此诗有说明,“乾道己丑守括,被召再过钓台,自和十年前小诗,刻之柱间。后五年自西掖帅桂林,癸巳元日,雪晴复过之,再用旧韵三绝。”全诗如下: 其一 浮生渺渺但飞埃,问讯星宫又独来。 天上人间最高处,为君题作郁萧台。 其二 拙疏何计补涓埃,惭愧双旌云复来。 三过溪门今老矣,病无脚力更登台。 其三 界天山雪净黄埃,溪上扁舟夜泛来。 匝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 这三首绝句,每首皆用“台”字作结。其中,第三首化用《老子》中的“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看台”之句,以“山头今日是春台”来形容当日登临严子陵钓台者的盛况。也许,是跟家人一同登临的缘故,这一次钓台之行,记忆最为美好,以至于他后来在广西经略安抚使任上,还在写诗回忆。诗前有序,云:“甲午年(乾道十年)朝寓桂林,记去年是日,泊桐江,谒严子陵祠,逶迤度岭,感怀赋诗。”题为《甲午年岁朝寓桂林记去年是日泊桐江谒严子陵祠逶迤度岭感怀赋诗》,诗曰: 去年晓缆解江皋,也把屠苏泛浊醪。 一席饱风渔浦阔,千山封雪钓台高。 将军老矣呜孤剑,客子归哉咏大刀。 早晚扁舟寻旧路,柁楼吹笛破云涛。 二 在此之前,范成大曾两次过桐庐,都留下诗赋。 范成大绍兴二十四年(1154)考取了张孝祥榜进士。巧合的是,杨万里亦在同年登科,其实陆游当年也以锁厅试第一名的身份参加了临安礼部省试,却因为得罪宰相秦桧,而名落孙山。他们三人后来都在南宋诗坛驰骋纵横,彼此惺惺相惜,成为一段佳话。 范成大考取功名后随即步入仕途。初任徽州(安徽歙县)司户参军,(司户参军主管户籍、赋税、仓库交纳等事,官卑权微,零乱琐碎)他尽心尽力,把本职工作搞得井井有条。范成大任职五年。他对前辈县令苏辙非常崇敬,当绩溪百姓为纪念苏辙,将城东南隅的“秋风堂”改为“景苏堂”,并汇集苏辙在邑任职所写的30余篇诗文,由范成大手书镌刻于石上。 他在徽州交友甚多,徽州名士方回、方岳对其很是敬仰,方回就曾说过“较似后山更平淡,一生爱诵石湖诗。”显现了对范成大诗歌的喜爱和崇拜。当然,范成大最拿手的还是给朝廷上奏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绍兴三十二年(1162)春,三十七岁的范成大接到朝廷诏令,调任临安,监管太平惠民和剂局。 范成大行旅诗各自成篇,前后紧密相连,有明显的日记体游记的结构特点。如此次徽严杭道中9首,诗题分别是淳安,严州、钓台、桐庐、富阳、余杭、于潜、昌化、百丈山,这些诗大多按行旅过程序次,紧细而明确,纪游诗不仅诗题上相互关联,甚至前后的诗题和诗意也有明显的联系,带有日记体游记的鲜明特征。 至于他为何选走水路未见史料记载,但从他的《淳安》一诗中,大致可窥想去钓台之端倪,诗是这样写的: 篙师叫怒破涛泷,水石如钟自击撞。 欲识人间奇险处,但从歙浦过桐江。 数日后到达严州界。严州是历代文人流寓之地,名胜古迹甚多,尤其是桐庐严子陵钓台。作为一个好读诗书的博学之人,来到桐庐后,他首先选择登钓台拜谒严先生,是必然。 桐庐钓台,以南北朝谢灵运始,至唐宋以来,忘躯卧游者历代不绝,吟咏者亦不可胜数,尤以北宋景祐元年,范公希文以右司谏谪守睦州,写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名句而传诵千古。是故,天下山水,本无主人,而山水必得人而始传。 春天万物苏醒、草木皆绿,在这样的季节登高望远,更容易引起幽思。站在钓台上,范成大仿佛回到了朝廷,在为皇上治理国家而献计献策,吟唱一首《钓台》抒发情怀: 山林朝市两尘埃,邂逅人生有往来。 各向此心安处住,钓台无意压云台。 当晚,他旅宿桐庐,饱览桐江风光,又写了一首《桐庐》: 湿云垂野淡疏林,十日山行九日阴。 梅子弄黄应要雨,不知客路已泥深。 入京之后,范成大仕途较为通达顺畅。隆兴元年(1163)初,任点检试卷官。同年四月改编类高宗圣政所检讨官,兼敕令所编修官,获执政赏识。隆兴二年,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乾道元年(1165)三月迁校书郎,六月兼国史院编修官,十一月迁著作佐郎。次年二月,再除尚书吏部员外郎。 (未完待续) |
原标题: 范成大四登严子陵钓台 |
作者:王天忠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