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富春绿道上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1月06日 08:35:51 星期五 |
岁在丙申,11月25日与同事二十余人驱车到梅城,由梅城严东关绕建德“三江两岸”绿道到乾潭驿站,凡25华里。所有道路都在山脚绕富春江而行,满目葱茏,江水淼淼,堪称人生幸事。三江指富春江、兰江、新安江,沿途有乌石滩、子胥野渡、猢狲岩、竹雨轩等名胜古迹。 南宋定都杭州,严州成为京畿之地,从一个偏远州军一跃而成为京师门户、战略要地。“千车辚辚,百帆隐隐,日过其前”。(《富春驿记》)朝廷官员、军队商贾、旅人物资,日夜往返上下,严州为必经之地。南宋初年的中兴四大将中的刘(光世)、岳(飞)、张(俊)三人曾在严州乌石滩下停船驻马,游览乌石寺题辞留念。这些历史故事,都说明南宋时期严州之繁忙与重要。送往迎来,苦了地方官吏,担任严州知州的大诗人陆游曾诉苦说:“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焉能与昔同。”宋杨万里作有《上严州乌石滩》:“人语相闻数尺间,其如滩恶费人梦。已从滩下过滩上,却立前船待后船。”以前乌石滩险恶万分,但现在有了富春江大坝,这里却平如明镜了。 而“胥江野渡”是严州旧景,据传,楚国名将伍子胥为逃避楚平王追杀,出韶关,辗转投奔吴国,途经此地时,只见茫茫大江阻挡,幸遇一位白发艄公,才得以过江而去。伍子胥(?~前484),原是楚国的贵族,因奸臣陷害,楚平王将他的父亲伍奢和胞兄伍尚同时杀死,并全国通缉他。他历尽艰辛,逃奔吴国,得到重用。他为吴国出谋划策,率兵一举攻破楚国的京城,又迫使越国投降,从而促成吴国的霸主地位。关于伍子胥的故事,民间广为流传,主要有三个:一是苦思冥想过昭关,一夜之间发全白;二是挖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三是最后在吴国冤死,被抛尸钱塘江。 “胥江野渡”的“胥江”,则是一条河流的名称。原来此地乃三江汇合处,除富春江外,胥江也是其中一条,因伍子胥而命名。碑前偏右七、八米处,一块巨大的白色花岗岩浸在江面,上有伍子胥石刻像,面对东方。2500年前,伍子胥昭关脱险后,狼狈不堪地逃到严州野渡,在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呢?汉朝赵晔的《吴越春秋》一书活灵活现地展示伍子胥野渡过江的一幕和刚渡江后的情景,生动传神,宛若有声有色的电影镜头: 与胜行去,追者在后,几不得脱。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子胥即止芦之漪,渔父又歌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寖急兮当奈何!”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羮、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值)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担),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也。 凝望大江滔滔,伍子胥与渔夫在野渡的往事随风飘散,真个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呀!伍子胥忍辱负重,爱憎分明,终报不共戴天的父兄血海深仇,赢得千秋万代的赞赏!至于那个无名的义士——渔父,是劳动人民当中的出类拔萃者,但行善事,不图私利,必要时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更加令人钦敬不已! 两岸青山夹一江,绿荫葱茏任我行。两岸美景扑面来,青山绿水枉自多。青山、绿水、蓝天、绿道,慵懒的阳光或蒙蒙细雨。一路都有可以休息的石桌石凳,走累了,可以停下来,和朋友聊聊天,休憩休憩。还有石阶可以登山。绕着青山,环着绿水,一路悠哉悠哉,呼吸着无比清新的大山空气,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偶然间会发现山泉,清澈见底,双手掬了一喝,微甜。再往前就到西溪畈驿站了,这里不时可以看到来往的船只。这里是个停船码头,远远的可以看到有运沙船在行驶。而湖心小亭,静若处子。路上都有特色驿站,补给充足,而且环境不错。形形色色不知名的花草开着各色的花。万万没想到,这里的厕所都像一个古亭古色古香如此高大上。不知不觉我们的行程也完成了大半,手机在不停地拍着江景。据说现在绿道共有10座亭。当碧水如练般在眼前展开时,让你不由得不惊叹此生不虚。“起初的风景还有点熟稔,等路随山转到了溪田畈,景致一变,江水平坦,岸草如茵,曲桥连亭,杂树通幽。富春江像个温婉的女子旖旎在旁,静静流淌,偶有舟舸行过,打破了如镜的水面,倒映的山色抽象起来,皴绉如水墨,在青黛之间,点缀出丹枫红槭,似羞云飞上了面颊,更觉山水多情。”泥炉烹雪的博文这样写道。 江面曲折,渐由深幽而显开阔,行径依山临水,或架栈道,一面山势巉险,斧斫嶙峋,仰而叹止;一边草木参差,交织如屏,绵绵不绝,树冠高峩,拱出一片荫凉;对岸山峦横亘,夹江蛇行。一路上,过灵石驿,过猢狲岩,过子胥渡,过竹雨轩,多处山崖有水流痕迹,因为时令在初冬,不是丰水期,都枯涸只露岩石狰狞。偶尔飞出几只白鹭,展开宽宽的白翅,飞过我们头顶的天空,落在对岸水边,然后踱着步子觅食。 终于走到一座横跨富春江的拱形伟岸大石桥,乾潭驿站就在眼前,原本心里没底的12.8公里就这样沿着碧水青山的旖旎风光走完了,行时二小时余。一路美景随行,打消了疲乏,不由会想到吴均《与朱思元书》中的佳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自富阳至桐庐,正是这富春江,因子久画意倍加彰显,令人魂牵梦萦。 别了,如诗如画的富春绿道,下个月圆之夜我会想起你。感谢架设绿道的愚公们。 |
原标题: 行走在富春绿道上 |
作者:邱升阳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