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戏梨园 情重恩师 |
http://www.tlnews.com.cn/ 2011年06月09日 14:53:16 星期四 |
王樟松 年初,何璟馆长告诉我,叶老的学生施胜辰先生有意将其30余幅新作捐赠叶浅予艺术馆,以增馆藏。燕赵之士多豪爽,先生的义举,让读着他创作的《平原枪声》小人书长大的我震惊之余,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施胜辰先生。 施胜辰,别署沙丘升尘,惠风堂主,河北广宗人,1945年生。少年学京剧表演艺术,19岁参军入伍,从事电影宣传工作,现为邢台市美协顾问、河北省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协会员,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当选河北省六、七、八届政协委员。 60年代初,师从一代宗师叶浅予,自此从事连环画和国画创作。迄今有数十套长短篇连环画在国内、外出版,十余次荣获省、部级奖,代表作品《平原枪声》、《逐鹿中原》、《邢台大地震记事》先后入选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 施胜辰先生和叶浅予不同一般的师生关系要追溯到十年动乱时期。那时叶老身陷窘境,留在邢台社教。而施胜辰先生自幼崇仰叶浅予,神驰桐庐。1966年与叶老奇遇,由于志趣相投,不但耳提面命成了忘年之交,也成了虔诚的追随者和关门弟子。他说,由于叶老的谆谆教导,指引迷津,使其渐悟艺术堂奥。施先生少入梨园,后嗜丹青,在戏剧人物画家中较为鲜见。国画和京剧同为中华文化之精髓,一个挥毫泼墨于纸绢,一个唱念做打于舞台。叶浅予在给施胜辰的复函中有这样一段话:“画戏要有自己的风格,不必学某家某派,你是京剧内行,画戏这条路一定走得通。” 几十年来,施胜辰先生以苦作舟,艺事充实,卓然有成,以连环画、速写、水墨人物、戏剧人物享誉画界。八十年代后,施胜辰先生以叶浅予为师,潜心中国戏剧人物画研习,又得卢沉、周思聪等上乘之法,画作渐入佳境。先后在石家庄、北京、济南、台北等地举办个展,作品为日本、韩国、德国、巴西等国际友人所收藏。成为继关良、韩羽之后起。读施先生笔下之戏剧人物如看戏文,或歌颂光明,或疾恶如仇,依稀锣鼓声声,京胡悦耳,给人以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空间感。戏画《红娘》、《活捉三郎》中每个人物的眼神、身段,举手投足无不鲜活可人;《醉打山门》中的花和尚,醉态百出,其貌如痴,其像如偶,诙谐幽默,针砭时弊。其作品或泼墨挥洒、或以线勾取,或朴拙或简纯,把舞台瞬间的捕捉和艺术平面的叙述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戏剧人物又溶诗、书、画于一体,注重画外学养的积累,人文、历史、哲学的修炼,笔墨酣畅,画趣盎然。墨戏《双下山》中他题诗道:“独阳孤阴苦,恋情求互补;高台好看处,和尚背尼姑。”诗信手拈来,画洒脱自然,诗画珠联璧合,浑然一体,生面别开,相映成趣,令人过目不忘。 施胜辰先生和叶浅予深厚的师生情谊也源于十年动乱时期。叶浅予在《细叙沧桑记流年》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轶事:叶老在邢台社教期间创作的《邢台民兵大演习》等诸多创作小稿,在“破四旧”的逆境里,是施胜辰先生侠肝义胆冒险把它保存下来。叶老复出后,施先生将其作品完璧归赵,填补了叶老那一时期的创作空白,也充分体现了施先生燕赵之后的慷慨悲壮、朴实聪颖之秉性。 叶老魂归故里,长眠富春后,施胜辰先生缅怀恩师心切,曾积极出席由桐庐县人民政府、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叶浅予先生百年诞辰”及“叶浅予艺术馆”开馆典礼活动,尊师之情溢于言表,今又逢叶浅予艺术馆新馆落成一周年,施胜辰先生集数十年艺术之学养,倾粉墨烟云之精华,慷慨义捐。施先生乃戏迷画痴,情系梨园,戏画潦潦然与恩师同脉,拳拳心与恩师同宗,在丹青为戏中理解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画为心声里诠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乃桐庐乡里之幸、艺术同仁之幸、师生情谊传承之幸也! 衷心祝愿施胜辰先生艺术之树长青! 2010年10月于桐庐 ![]() |
原标题: 墨戏梨园 情重恩师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