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新养:平凡人不平凡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2月17日 10:54:00 星期五 千岛湖新闻网 |
| 余新养:平凡人不平凡 60岁,儿女成家立业,拥有5个孙子女,本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 60岁,花甲之年,不是党员干部,听闻火灾,毅然冲在救火最前线。 60岁的余新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做得都是小事,他是平凡人,不平凡的是几十年始终如一,骨子里都透着一股精神。 “你不去,我不去,火怎么扑灭” 2月5日,火灾发生之时,余新养正在家中与儿孙们共进午餐,享受天伦之乐。“刚夹起第一口炒面,却听闻山上着了火。他立马放下碗筷,跑出去查看。确认真的着火了,又迅速冲回家带上柴刀、三角铲,往事发的山林赶去。” 过了新年,余新养60岁,儿子都希望父亲安享晚年生活,劝他不要去,妻子程金华也让余新养在家陪陪难得回家的儿女。 “我是村民小组长,集体的山林着火了,你不去,我不去,火怎么扑灭?我必须要去!”余新养坚持上山,边跑还边呼喊村民上山救火。 见拗不过,程金华也跟着余新养来到了村头,并一再交代,千万不要硬冲。余新养还乐呵呵地答应妻子。就这样,他和10余位第一时间上山的村民,组成自救第一梯队。 令人痛心的是,程金华目送他上了山,却没等到他下山,这一去竟是永别。令家人无法相信的是,几十年来,余新养参与扑火无数次,比2月5日更大的火,余新养都安然无恙地返回,偏偏这次出了事。 当天,余新养先在一处小山坳中扑救,看火势得到控制,他又转战到火势更猛的大山坳中。就在他上山的半路,遇到因救火摔伤的余诗金,看余诗金腿摔得厉害,便扶余诗金下山。 “你别去了,我还要去。”一到山下,余新养放下余诗金又出发,朝火情最急,最需要人的山上赶去。连续上山下山多趟,60岁的他体力消耗很大,在发现6位牺牲者的地方,余新养在人群最下方。他把安全留给了别人…… 一个普通人 一副热心肠 “人很好,热心肠。”村民对余新养一致称赞。 “每次村里办红白事,有抬的、扛的、忌讳干的事,余新养总是乐意挑担。”姜家镇镇长严小平对他也有几分了解:“当过村委委员,当着村民小组长,不是什么官,但有热心肠。山区易发火灾,每次总是冲在前面。” 农村普遍缺乏青年劳力,村民办事,他总是热心帮助。“无论谁家建房、杀猪,如果叫他帮忙,一定没二话,马上放下自家的活儿就去。即使不叫他,只要他听说,都会主动上门帮忙。”侄子程森郎说,尽管舅公60岁,干起活来比年轻人更利索。 “前年,我家造房子,我在上海读书,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基建的事都不了解。舅公每天往我家跑,钢筋、水泥、砂石,样样操心,千方百计让花费最经济,比自家造房子都费心。”在程森郎的印象中,舅公帮助人就开心。“他是那么可亲,始终笑呵呵地,从未见他生气吵架。不幸发生后,好几天我都睡不着觉。” 说得少 做得多 在浮林村村委主任程振武看来,余新养尽管性格比较内向,话语不多,但是做事有一股韧劲,说到做到。“不会讲漂亮话,但做事特别漂亮。”据程振武回忆,2006年因要修各自然村的联村路,村里自筹资金时,余新养一次性捐助1000多元。“当时有不少捐款数额是10元、20元。”程振武有些惊讶,家庭条件不算非常富裕的余新养,为何如此大手笔。余新养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把村庄搞好就高兴了。” 一直以来,村里修渠道、修道路都有余新养的身影。基础设施建设、打扫公共卫生、公益事业,余新养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话语却没有几句。 作为村民小组长,村里大会小会、大事小事,余新养从不缺席,认真承担着村中事务、政策信息上传下达的工作。“村民小组长3年选一次,10多年来村民一直推选他,做这个小而杂的工作,十分不容易。”据程振武回忆,没有利益、不计工钱的活儿,余新养积极承担,像收缴医疗保险,村民身边钱不够,他总是帮着先垫付。 自然村合并后,浮林村需要一个大的村委办公楼。2010年7月,新的办公楼落成了,村里请来相邻乡亲和资助过的单位、人士热闹庆祝。从前期准备到结束清理,余新养每天必到,前前后后忙活了五天。“那时正是最炎热的时候,正好我放假,到家连续4天都没看见他。”程森郎回忆道,对于集体的事,余新养始终一心一意。“前年秋季,马安自然村发生一场火灾,扑火、整理烧坏山林,舅公每天清早去,晚上六七点才回,到家天已经漆黑了。连续坚持了多天。” “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却很先进。” |
| 作者: 网络编辑:卢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