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明堂:生命践行誓言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2月17日 10:54:49 星期五 千岛湖新闻网 |
| | |
姜明堂:生命践行誓言 他,半头白发,即将迎来60岁大寿。 他,一位任职17年的老支部书记,一名老共产党员,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面对2月5日那场突如其来的肆虐烈火,他没有退缩,勇敢冲进火海……谱写一曲见义勇为的赞歌。 英勇扑火 光荣献身 2月5日中午,假如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应该是一个阳光充足、明媚的时段。 “着火了,着火了……”中午11时50分,正在家中吃饭的姜明堂突然听到村民惊慌呼喊。有多次救火经验的他马上系上柴刀,扛起三角铲赶往火灾地点。 “姜明堂和我是一起跑到现场的,他是老支书,威望高,自觉承担起了组织工作。”村民章始展说,起火的下坞坑山地形复杂,茅草茂盛,姜明堂当时被烟熏得直咳嗽,但仍然拿起柴刀,手起刀落,砍断一截截树枝、一片片茅草,赶忙扑火。同时喊道:“每个人割3米防火带!快些割!要让火烧的范围越小越好……” 半个多小时,在姜明堂的指挥下,大家在小山岙上开出了一条约10米宽、60米长的防火隔离带。眼看着就能阻断延伸的火舌。但就在这个时候,山坳里刮起一阵大风,改变了一切。 “那个山坳连着一大片生态公益林,还有个小水库,绝对不能烧到。当时我和姜明堂他们几个先上山的人就怕火烧到山顶,烧到公益林,所以就抄到了山腰几处火点的前面。”也是第一批冲上山林救火的姜良芳回忆着,“已经割出一条隔离带,但突然风向变了,风顺着山坳直往山顶上窜,火苗一下子越过了隔离带,向我们扑过来,像火蛇一样在眼前飞舞……”姜良芳声音哽咽。 “快,快往上走!”姜明堂给大家指明方向后就再也没能走出来。从最后收拾火场遗体场面看,6位牺牲者,姜明堂也是走在逃生路的最后面。 热爱集体 无私奉献 “他是一个没有私心杂念的共产党员。”谈起姜明堂,与他共事10年的姜家镇老干部章轶汶赞不绝口。 1986年,退伍回家的姜明堂,挑起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那时候村干部基本是义务工,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可他一干就是17年,基本上年年都是先进。”章轶汶满含热泪回忆说,姜明堂管集体钱很“抠”,山林管理工作做得很好。每次有领导到村里工作,吃住都主动安排在他家,还不去集体报销一分钱。 村民姜文平回忆姜明堂,深情地说:“姜明堂当选书记当年,村里就开始建设文明村。想到5000米远的龙门坑水库接自来水,没钱怎么办?姜明堂用半年时间,外面拉来3万多元赞助费。村干部、党员带头干,发动群众一起参与,7到8万元的工程,3万多元就做好了。后来,也是这种办法,我们村里首先实现村道硬化,上世纪90年代初被评上文明村。当时,这条源里,数我们村最好了。” 细心丈夫 和蔼父亲 妻子章开连讲起丈夫姜明堂,满脸泪水,因为接受不了事实,她住进医院、几次咳血。 “我身体不好,常年体弱。明堂听到哪里有偏方,都跑去求人家。这么多年,附近山上哪里有草药,他一清二楚。” “前段时间,他说要到工地上去做事,2000块钱一个月,包住。我问2000块钱一月,你能剩多少钱回来,他说,为了还债,只要用100块钱一月就够了,每月可以剩1900元。” “我是村保洁员,前段时间生病住院,是明堂每天早上4点多钟起床,扫地后再做早饭送来医院,照顾我。” 儿子姜子鹏谈起爸爸姜明堂,也是伤心欲绝。 “我也身体不好,小时候经常犯病晕过去,不能用自行车带,爸爸背着我跑10里多路到医院去!” “这次回家过年,第一面,他很高兴地对我说,‘儿子,明年我们把房子翻修一下吧,村里也就一、两家还是这种房子了。’房子是爷爷的爸爸造的,有100多年历史,经常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二楼也完全不能住人,我当时还很高兴呢,现在……”姜子鹏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英雄走了,他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眷恋,匆匆地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党员、老干部,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危急时刻,我们的基层组织是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坚强堡垒,我们的党员、群众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 大火虽早已扑灭。但那烧焦的树桩,残留的灰烬,都还在向世人展示着灭火战斗的惨烈。英雄用生命保护下来的一切,都好像在诉说着他们英勇的壮举! | |
| 作者: 网络编辑:卢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