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号—“美味和”菜馆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11月05日 08:16:02 星期六 |
| 那时候烹制“桐江醋鱼”的鱼,一般都要选择4斤以上的新鲜鱼,取其雌片,刚好烹制一大盘菜肴,而雄片则用来烹制“红烧鱼块”。“桐江醋鱼”这款菜肴的肉质极为鲜嫩,它可以嫩到连筷子都无法夹起为止,酸中带甜,细品会有隐隐的蟹香味,别有风味特色。 其实烹制“桐江醋鱼”并不复杂,其质感好不好,关键是掌握好汆煮的火候;味道美不美,要紧的是调制好芡汁的味道,掌握好这两点便能烧岀一盘上品的“桐江醋鱼”了。 “美味和”三个字也是最能体现这家店特色的一块招牌了,这儿的菜肴除了“美味”,更凸显了一个“和”字,比如在其食材搭配上,体现“物物之和”,而且不少菜肴还讲究“青、赤、黄、白、黑五色配齐,五行补五脏,以达到物与人的最大和谐。 “美味和”的食材更注重鲜、活、嫩为特色,只见店里那只高高挂起的“七星钩”上,平时总会有一条十几斤重的大白鱼挂在上面,这也算是家店招揽客人的一块牌子了。富春江的鱼,有些也不是越大越好吃的,而翘嘴白鱼则不同,越大其肉质越是细嫩,店里能挂上一个十几斤重的新鲜大白鱼,也足够说明这儿的一切了。 “美味和”菜馆除了菜肴以外,还有一碗“红烧鱼面”也很有名气。这儿的面条用青冈柴灰碱水擀压而成,不仅温和而筋道,而且还有透着一种特殊的清香。该面所烧制的红烧鱼汤汁一半浇入面汤內,另一半则在鱼块勾芡后盖在面条上,可以说这碗“红烧鱼面”已经将面食的风味发展到极致了。 提起美味和菜馆,人们当然不会忘记当年汪精卫来桐时的那件事儿了。1937年初夏的一天,时任行政院长的汪精卫挈妻陈璧君,由浙江省主席朱家骅的陪同,来桐庐游严子陵钓台。桐庐县长尹志仁辟圆通寺延龄坛为接待处,设宴款待汪精卫一行,而操办这桌宴席的任务就落在了“美味和”菜馆老板的曾根法肩上。 当时为了接待汪精卫一行,省政府在一个多月前就通知桐庐县政府做好准备了。曾根法除了要准备富春江鲥鱼等江鲜外,还特意赶到舟山去采购海鲜和到杭州去采购进口水果等,并且按照县政府的交代还特意备好了3斤面条。 中午,汪精卫一行由严子陵钓台返回用餐,这天安排的午餐当然是十六会签宴席了,桌上先摆好了16只“会签盘”,8盘果品高叠,其热菜为8大、8小十六盘,当然“清蒸鲥鱼”是绝对不能少的,因为汪精卫此行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一啖桐江鲥鱼美味。这一天的菜肴烹制由曾根法与钱金龙师徒两人掌勺。 及至酒席进入尾声,吩咐上主食时,孰知原来所备的面条全都被8个护卫人员在伙房吃完了。其实当时吩咐准备的面条,是为汪精卫因肠胃不太好而备的,当时厨房烧菜的也不明事由,护卫人员要吃面条也就全部烧给他们吃了。 待到人们七手八脚忙成一团,派人骑自行车从店里再拿去面条时,汪精卫因当时没吃上面条,早已怒容满面地拂袖而去了。 为此朱家骅当即对尹志仁大加斥责,埋怨尹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而曾根法到县政府结算这顿饭账的时候,尹县长见着气不打一处来,一边骂道,烂污拆了这么大,还有面孔想来结账?一边顺势朝着曾根法后腿踢了一脚,顺手还打了一记头禿,并且把曾根法拘押了起来。 第二天中午,县党部常委王某与律师唐某到“美味和”菜馆用餐,当问及曾老板人在哪时,店里人说:曾老板被县长关在警佐室里了。这时,曾根法刚好也从警佐室放了回来。因王与尹有隙,遂极力怂恿曾根法向浙江省政府及地方法院控诉,并由唐包揽词讼。 6月19日,尹志仁被免职,离桐回杭州时,民众在东门轮船码头纷纷烧起银锭、草鞋(送葬习俗)“送行”。7月中旬,又经法院审理,判处尹志仁赔偿曾根法300元大洋。 曾根法打贏官司后,王常委又问曾:“你是想要铜钱呢?还是想要名气?如果想要名气,我劝你把打官司多下来的铜钱,到桐君山上去造个亭子。”于是曾根法除诉讼开支外,就用多下来的200元钱在桐君山上建了两座简易六角亭,时人称为“麦馃亭”。(完) |
| 原标题: 老字号—“美味和”菜馆 |
| 作者:许马尔 网络编辑: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