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胜阳 嵌入桐庐公路事业的“人生坐标”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05月14日 09:05:43 星期四 |
|
三十多年来,他把全部的心血、汗水都倾洒在了他所热爱的公路事业上。路面、路肩、边坡、边沟……这些平淡无奇甚至有些枯燥的字眼里,融入了他全部的青春与激情、理想和抱负。他,就是桐庐县江南公路管理站站长、市公路系统“十佳”公路管理站站长、省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养路工”,被人美誉为“情系公路的拓荒牛”的钟胜阳。 清晨,当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他们已踏着露珠上路;夏日,当我们享受空调凉爽惬意的时候,他们却顶着烈日修补路面;冬日,当我们在屋中取暖时,他们正顶风冒雪除雪防滑……养路工,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群体,一群朴实无华却又值得尊敬的人。他们默默付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中的钟胜阳,就是桐庐养路工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人在路上 路在心上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钟胜阳,是江南公路管理站站长。他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了,在站长这个岗位上也干了整整十二年。虽然他额头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多,可他管养的公路却是“青春勃发”,越变越美了。 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多年来江南公路管理站的公路管养工作跳出了“轻柔的舞步”:该站负责管理的公路路面,无论国道、省道还是县道,条条平整洁净美观;公路绿化带处处赏心悦目;道路上的各种设施,一年四季清洁如洗,甚至连道路的边沟也清清爽爽。 与“美丽公路”相对应的,是该站获得的一项项荣誉。就拿近年来说吧:2011年江南公路管理站,被评为杭州市交通系统“规范执法示范单位”;同年获评杭州市交通第统“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2012年该站被浙江省交通厅命名为“十一五”模范公路管理站;同年被浙江省厅交通运输厅评为浙江省交通运输系统“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红艳艳的获奖证书、金灿灿奖杯奖牌。荣誉背后,是钟胜阳及全体职工为公路管理事业付出的无数心血。 钟胜阳是“养路工二代”。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工作以后,他就长年累月守护在公路养护一线,把人生最美好、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公路事业。由于工作成绩出色,2002年,他被任命为江南公路管理站站长。 江南公路管理站,是桐庐县公路管理段最大的基层站所。目前全所有职工有40余人,负责养护的公路长达180公里,其中320国道31公里,20省道桐庐段27.5公里、11条县道总长为115公里,公路管养线路长、任务重。 当上站上的钟胜阳,心与公路贴得更紧。无论冬夏寒暑、台风洪水,他每天早上7点半,都会准时到达单位。要是遇上汛期台风,更是彻夜值班。他安排全站人员一天的工作后,职工上路了,他也上路了。他驾车在各条公路上巡查,一天跑一趟国、省道,两天跑一趟县道,是他十多年来日复一日的工作。 钟胜阳脚在路上,心也在路上。 他每天巡查管养的路段时,眼睛锐利如鹰,道路管理上的瑕疵,再细小也逃不过他的眼睛。他每天把路上的各种情况“梳理”一遍,哪个路段的沥青路面上出现一条裂缝,哪条公路某处护栏需要清洗了,哪个路段旁边几棵行道树需要修剪了,甚至哪个拐脚出现了垃圾,他都了如指掌。 他一年四季在路上跑,那辆用了十多年的“别克”车成了“老爷车”。可在职工眼里,那车子却是真正的“流动指挥部”。他每天一边巡查,一边发出各种指令,养路工们积极行动,把公路养护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掉。 “我们的养路工很辛苦,但他们从来不叫苦喊累”提到自己站里的职工,钟胜阳一脸骄傲的神情。 养护工是野外高强度劳动作业,不仅要负责路面保洁、清理边沟的杂物、修补路面上零星的坑槽、而且要负责绿化管理、沿线护栏、标牌、示警桩等设施维护及突发事件处理,一旦发生塌方、沉陷的情况就,得及时抢险。 钟胜阳说:“我们每天不仅要捡垃圾,还要搞绿化”。180公里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任务很繁重。如320国道两边的绿化带,每年四月份开始就要拔草。养路工在31公里长的路段拔一遍草,要整整一个月,可拔得不如长得快,前面拔,后面长,到五月份拔一遍草不够了,职工只能每天和杂草作战。除此之外,他们每一个月还要清理一次公路的边沟。落叶的季节,一个月要清理三四次。 炎炎夏日,为让公路绿化带中的草木能安全渡夏,钟胜阳每天安排2辆洒水车4个司机为绿化带浇水,早上从清晨5点浇到中午10点,下午从17点浇到次日凌晨1点。可即便如此辛劳,绿化带的养护还会时时出现“危机”。 那是2009年4月,钟胜阳有一天在巡查时,突然发现许多路段绿化区域的树干上,附着类似虫卵一样的东西。根据以往的经验,行道树的病虫害都要在5月中下旬才会出现。这些提前出现的到底是些什么样的“小怪物”呢? 钟胜阳不敢掉以轻心,他马上取下样本,赶往林业部门向专家们请教。当查实那些虫卵都是“栎掌舟蛾”时,专家们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种害虫以树叶为食,成虫食量很大,号称“绿化杀手”……由于发现处理及时,绿化带中那一场“虫灾”,得以轻轻逃脱。事后同事们说:“多亏钟站长有一双‘火眼金睛,反应迅速,否则这些虫卵一旦成虫,我们公路这沿线的绿化区,可就在劫难逃了!” 线路长,任务重,但钟胜阳在公路管养上,却从不打“折扣”。就拿20省道来说吧,该省道桐庐段总长为27.5公里,养护路段内共有6个隧道,总长为5公里。由于汽车尾气在隧道内排放不畅,因此隧道拱顶上、墙上很容易形成一层油污,看上去黑呼呼。为此钟胜阳规定每月定期对6个隧道的项部和两面墙壁进行清洗。每次他都和养护工们一起,用肥皂水和拖把,将隧道冲洗得干干净净。 他说就像看到家里地面不干净一样,自己巡查时看到隧道墙壁上有一块污斑,心里会感到不舒服,非得清洗干净才会心安……钟胜阳是把公路当成了自己的家! 黑了肌肤 美了公路
工作中的钟胜阳 “车在路上走,人如画中游”:这是近年来一批批外来参观者对江南公路管理站所管养路段的赞誉,钟胜阳为此感到非常欣慰。他以精湛的公路管养技艺、丰富的经验以及对养路护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使公路越变越美。 公路的美丽,得用心血和汗水交换。 “战高温”是养护工一年中的“大考”。 高温天气,是公路施工最佳之时。公路修补、一年中的大中修,都安排在这时进行。这也是养护工经受“烤验”的时候:沥青刚出拌和厂时,温度高达180度,路面修补时还有100多度,而此时沥青路面温度也达到近70度,在这样高温环境中劳动,其艰苦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一到夏天,养护工个个都像“非洲人”,钟胜阳更是又黑又瘦。公路实施大中修时,他这个站长每天都在一线,一是为把握施工质量,二是为与职工同甘苦。 “抗严寒”是养护工的必修课。 冬日凌晨,呵气成霜。早上七点半,上班族都还在暖暖被窝里,钟胜阳和养路工们一起,已经在路上了。一辆黄色三轮车、一把扫帚,一个装垃圾的袋子、一把铁钳、一把铁铲,是他们特有的“装备”。这些身着桔黄色衣服的人所过之处,公路地面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冬季,也是钟胜阳护理道路的重要关口。 因为“热胀冷缩”的原理,冬季沥青路面会出现很多裂缝,天气越冷,裂缝出现得越多。可这令人头痛的现象,在钟胜阳眼里却是大好时机——修补路面的大好时机。因为此时在裂缝中浇注沥青,来年夏天融化开来,会自然地“抚平”裂缝。冬季修补路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天气越冷,钟胜阳在路上的时候也越多。 钟胜阳的一双脚,不但白天“粘”在路上,而且常常半夜也往路上跑。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晚上行驶在公路上的施工车辆也越来越多,夜间出奇不意地来点“状况”,他必须组织养护工及时处理。 2014年的一天晚上八点多钟,钟胜阳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江南镇路段某工地造房子打桩,运输车辆装着一大车烂泥上公路时,车子后拦板掉了,洒了一路烂泥。 钟胜阳马上赶到现场,发现约1.8公里的公路路面上,全部洒满了黄色的烂泥。根据这个情况,他连夜调来一辆运输车,两辆洒水车,还有19名养护工。他和养护工们一刻不停地清理泥土,清洗路面,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第二天,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依然是清清爽爽的路面。 公路上出现的类似“状况”,平均每年要发生五六十起。车辆运输过程中,常出现水泥、石灰、石块、烂泥洒落在路面上,造成了一地狼籍。这不但影响公路美观,更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每当有此类事情发生,钟胜阳的手机,就成了公路清障的“110”,他会在第一时间,快速领着养护工人来到现场,在最快的时间内“还”公路以整洁美观。 钟胜阳是公路养护方面的专家,他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不过人们也许没注意到:他的公路“养护经”中,还蕴含着浓浓的人情味。举个小例子吧:有一次一位养护工在除草时,意外地发现路肩上长出了许多豆苗。原来是附近农民在路肩上种下了黄豆。他马上把情况报告给了钟胜阳。 钟胜阳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他了解情况后,找到村委进行协调,村委干部陪着他又找到种黄豆的农民……如此这般来回跑了许多趟,最后才动手拔掉那几棵黄豆苗。 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诸如沿线农民在地里种南瓜,南瓜藤爬到路肩上了,他也要几次三番地进村,与村干部村民客客气气协商好了,然后再去处理那些农作物。几年下来,公路路肩上的农作物,也就悄然“销声匿迹”了。 也许有人问,公路两边原本就规定不能种农作物的,几颗黄豆苗等拔了不就完了吗?可钟胜阳却不这样认为。不仅如此,钟胜阳碰上公路需要清理塌方等,他也会惦记着安排给沿线的村民做,让他们可以赚点钱补贴家用。他常说:“简单处理问题,很容易伤感情。公路从村边走,只有当地村民心情舒畅了,公路管养的事儿,才能办得更好。” 在钟胜阳的心目中,“路上的事”比天大。 2007年,桐庐县委、县政府实施“清洁桐庐、美化家园”民心工程,对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钟胜阳带领全站职工开展病害处治、路面保洁、边沟通畅、绿化修剪、护栏清洗、路肩平整等一系列整治工作,做到“早、防、勤、实”。通过高规格整治,他管养的公路路容路貌大为改观,真正实现了“畅、安、舒、绿、美、谐”。公路管理“更上一层楼”,钟胜阳因此赢得了沿线群众的赞誉。 为了公路 忘了恐惧 江南站山区道路多,突发情况多,如冬季的大雪冰冻、夏季的暴雨台风,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危机时刻”。 在钟胜阳从事公路管养事业的三十多年来,在大自然极端天气中奋力拼搏,与骇人的风、雨、雷、电“面对面”的场景已多得数不胜数。曾有人问,你难道不害怕吗?钟胜阳笑笑说:“怎么会不怕呀?台风来了,我害怕会刮倒了公路边的行道树;暴雨来了,我害怕会引起公路边坡塌方;风雪来了,我害怕路面结冰影响公路通行……”。 2010年的12月5日,天空中飘起鹅毛大雪。 每当大雨大雪天,钟胜阳就会“牵肠挂肚”,像惦念亲人似地惦记着从凤川到新合的柴雅线,因为那条山区公路,大雨过后极易形成塌方、缺口、冲空、损毁……那天看着雪越下越大,他惦记着柴雅线,心里越来越不安宁。 下午,当人们正为纷纷扬扬的雪花而陶醉时,钟胜阳已带着两名职工心急火燎地赶往柴雅线。风雨袭人,当他们终于完成危险路段警示、特定路段铺洒工业用盐等安全工作想返回时却接到电话:由于雪大,桐庐公路全线封道! 此时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钟胜阳于是决定从浦江绕行,可等他们来到浦江境内时,却发现积雪太厚也无法通车。进退维谷之际,爱人的电话打来,询问什么时候回家?单位领导也电话打来,说实在不行,就近找个村子住下吧! 公路管理关键时刻,“指挥官”岂能被困路上?钟胜阳毅然出决定:走!他决定仍走柴雅线返回县城。 白茫茫的大地上,只有他们一辆车子在行驶,一路上危机四伏,险象环生。车子缓缓行驶五个小时后,钟胜阳终于在深夜十二点钟开车赶回县城。可他没有进家门,而是拖着疲惫的身躯,马上开始紧急布置任务,组织职工对富春江一桥和二桥进行清扫。他自己则直接带领站里工作人员,去了俞赵、芝厦等路段洒工业用盐。 当天晚上,气温降至摄氏零下5度,钟胜阳和大家一直持续工作到凌晨2点。职工回家了,可他依然留在站里值班,严阵以待,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次日清晨6点,钟胜阳又带领着全站的工作人员和雇用的80多名临时人员,启动6台铲雪机,分别奔赴320国道、20省道、柴雅线,清除各主干线特别是弯道、上下坡路段及桥面的积雪。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6日上午,320国道和20省道恢复了通行。当天下午,柴雅线也恢复畅通! 参加工作30多年来,钟胜阳多少次与台风“过招”?他自己也记不请了,可“莫拉克”却让他印象深刻。 2009年8月,受台风“莫拉克”影响,我县连续多日普降大雨。那天他在站里值班,下午有人打电话来,说有三棵行道树倒在某路段上,他马上带着人去处理。在大风大雨中忙碌了几小时,等到回家时已是晚上七点钟。可他还没到家,又有电话打来,说富春江镇象山桥公路某处边坡塌方。他于是调转车头,又带着人员往象山桥赶去。 象山桥路段的边坡塌方,比想象中的更严重:村口的路都被塌方堵掉了。钟胜阳马上调铲车过来开路,刚铲了一半又有电话打来,说金西路段出现几处塌方。他处理好了象山桥路段塌方后,马上赶往金西路段处理塌方,道路刚抢通,又接到电话说,芦茨茆坪路段又出现塌方…… 当天晚上,他带着员工冒着风雨“南征北战”,接连处理了6处公路塌方,当他们精疲力竭地处理好最后一个塌方点——排门山路段的塌方点时,已是次日凌晨了。此时肆虐了几天几夜的“莫拉克”台风仿佛也累了,悄然停止了“折腾”风停了,雨住了。天边现出了一片曙色。 这就是钟胜阳!将朴实写在平坦公路上,用自己的坚实步履,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着自己的人生!
记者感言 有一种美丽叫“敬业” 脸上饱含沧桑,手上布满老茧:这是浙江省劳动模范、江南公路管理站站长钟胜阳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的情感朴实得像老农民,他的人生经历也非常简单,可他身上却有一种品质让人为之深深感动,那就是他的敬业精神。 钟胜阳与公路相伴30多年,每天奔波在路上,干着苦活、累活,经受风吹、日晒、灰尘、尾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他从不厌倦:“我是看着桐庐的公路由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又由水泥路变成柏油路的……”说这话时,他脸上呈现出满满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钟胜阳爱公路、爱他的事业。他把抱负和激情,如一颗颗铺路石般深深地嵌进路基里;他把青春献给了公路事业,在他身上展示出的,是新一代养护工的风采。 采访中,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极端天气的一段交流。 钟胜阳坦言他会害怕:“台风来了,我害怕公路边的行道树会被刮倒;暴雨来了,我害怕会引起公路边坡塌方;风雪来了,我害怕路面结冰影响公路通行……”可他惟独没有说到台风或暴雨来了,害怕自己的生命有危险。不是不说,而是在每一次公路管养的危机时刻,他确实忘了自己。 “害怕”从来就不是一个褒义词,可我们从钟胜阳口中听到这个词,却不由得心生敬佩。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忘我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词组的完美注解,我们被他的故事打动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桐庐城乡越来越美,交通更是四通八达。我们的生活环境如此美好,是因为有无数像钟胜阳这样的“公路美容师”、“城市美容师”在默默忘我工作。他们有着最淳朴的人性,有着最执著的坚守。他们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尽心尽职地“干一行、爱一行”就是他们始终不变的精神标识。 如果你乘车或开车穿行在国道省道上时,总会看到身穿橘黄色马夹的养护工人们在路上忙碌的身影。那就是养护工人,一群值得尊敬的人!让我们记住他们的付出,并在鲜花开遍的五月天,由衷地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
| 原标题: 钟胜阳 嵌入桐庐公路事业的“人生坐标” |
| 作者:记者 方赛群 网络编辑:俞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