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空巢”,父母的“天伦之痒”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11月24日 10:30:00 星期日 |
栏目顾问 徐青 心理学博士 浙江大学心理系教师 案例提供 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 特约记者 柴小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漫画 吴图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的成长,高校的扩招,孩子们纷纷到远方去追求梦想了,尤其是当下,国外学校的橄榄枝频频抛向国内,90后的小留学生们有的从高中就开始迈出国门了,以往因成年子女外出打工或成家立业在老年家庭里出现的“空巢”现象,近年来呈“中年化趋势”,“空巢”期的平均年龄提前为45岁至47岁,有的甚至更早,因此被称为“中年空巢现象”。 倾心陪伴孩子10多年或将近10年,一下子回归到平静的两人世界,又该如何应对?专家提醒,家庭格局的变化,夫妻应尽快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新型夫妻关系,借以适应“空巢”状态,避免在心理上极度失落和空虚,有效解决父母郁郁寡欢、父母仍然没有边界的介入子女生活、夫妻矛盾突显危及夫妻感情等问题。 今天,45岁的小马妈妈已是第三次走进咨询室了。自从儿子考上大学到外地求学后,空荡荡的家让她倍感寂寞,常常感觉心被掏空了。短短几个月,让她度日如年。慢慢的对什么也不感兴趣,甚至出现了睡眠问题。经人推荐,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据德瑞姆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王威介绍,每年的这个时候,会有很多中年夫妇出现“情况”,前来求助。当孩子离开父母去上大学或者去国外求学,让原本围着孩子转的父母一下子不适应了,感到生活无所适从,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疾病。而这种不适应,体现在母亲身上的明显高于父亲。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如今“中年空巢”呈扩大化趋势,成为父母以及家庭的“天伦之痒”。 一个家庭主妇和一幢别墅 上个周末,上面提到的小马妈妈烧了一桌好菜,结果老公在外地谈生意又不能回来,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家,暗自神伤。自9月份儿子去上大学后,这个家基本只有她一个人,楼上楼下的,让她觉得置身在旷野中,孤单地有些害怕。一下子重心没了,真是不知做什么好,常常觉得无聊空虚。近一个月来,小马妈妈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常常落泪,甚至整晚整晚不能入睡。 小马妈妈原来事业单位上班,6年前,看着上初中的儿子成绩平平,很是担心。与做生意的丈夫商量后,就把工作给辞了,一心在家里照顾儿子。6年来,小马妈妈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做早饭,6点叫儿子起床,6点半准时开车送儿子去上学,晚上接孩子回家。每周六周日还给儿子报了辅导班,全程接送。隔三差五的,给儿子炖个营养汤、做个大菜,生活充实而忙碌。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小马的成绩不断进步,中考发挥不错,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这样一来,小马妈妈更加全身心照顾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今年也考上理想的大学。但妈妈的开心劲随着儿子的离开马上消失了,从未打算过自己如何过日子的小马妈妈一下子失落了,而忙于生意的丈夫也没办法抽身陪伴她。 无法与孩子分离的母亲 当一个女人无法享受当太太的角色时,她一定会全身心做个妈妈的角色。小沈妈妈一直以女儿为中心,两夫妻虽说都在单位上班,不算太忙,但交流并不多。今年9月中旬,夫妻俩送女儿到国外读大学后,小沈妈妈尤其不适应,女儿一日三餐都吃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饭菜合不合胃口,一天里都上了什么课,认识了什么人?都是非常上心。于是,46岁的她学会了微信,学会了视频,每天都在等待和女儿消磨一段时光,微信、QQ聊天或视频的时刻,也成为妈妈一天里最开心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明显有些不耐烦,妈妈每天重复一样的话题,天气啦、穿衣啦,小沈觉得没太大必要,开始尝试说不用每天这样,妈妈却不同意,只要小沈没有上线,就会在临睡前接到妈妈的电话,慢慢地小沈有些压力,有时寒暄几句就挂断了电话。这一下子,妈妈不知道怎么个翻江倒海,说不出的苦涩。想着一心为了女儿,现在居然嫌自己烦,内心非常难过。于是,向老公抱怨,老公劝她,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她还说老公和孩子都是“白眼狼”,并对老公也开始疑神疑鬼,查电话,查去向…… 和女儿一起成长 小林妈妈在外企工作,女儿考上了北京一所高校导游专业。一到学校,小林很快就报上了几个社团,有了一起玩的好朋友,这个老家在杭州的小姑娘到了北方,完全没有“水土不服”,到处张罗活动、组织聚会,生活丰富多彩。 几乎在同一时间,小林妈妈在当地的老年大学忙开了,开学才几个月,她已经当上了舞蹈班的班长,还组织跳舞的姐妹们搞了一次活动,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热情、开朗的班长。其实小林妈妈早就有“预谋”,女儿读高一的时候,她就想着:再过两年,女儿就离开父母了,而自己正好到了退休的年纪,要好好安排安排退休生活。年轻时就喜欢跳舞和旅游的她,就为自己报了两个班的学习。 如今,丈夫老林看着妻子常常光鲜亮丽地出去读书跳舞,心里痒痒,一直说以后等退休了你要带带我啊!妻子哈哈笑道:“现在就可以啊,你双休、下班空余时间,我教你!”母女俩通电话时,常聊各自在学校事情。有时候,小林还嫉妒起爸妈来,怎么自己在家的时候,一家人还没这么丰富开心呢!当然,夫妻两个也会有想念女儿的时候,拿出相册来看看女儿成长的足迹,聊一聊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事情,缓解一下思念之情。 专家解案 夏丁玲 心理咨询师、讲师,现任杭州明珠电视台二套《和事佬》栏目特约心理专家,并被评为十佳金牌和事佬之一;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婚恋情感、家庭关系,心理压力调适,职业困扰和生涯规划等。 家庭是有自己的发展周期的,在以上案例中,两夫妻所处的是典型的“空巢家庭”阶段。如果说,孩子的离开,父母能够接受现实,转变亲子关系,放松与成年子女的链接,转而关注自己的婚姻和事业,照料年长的老人,就会出现对多方发展有利的局面。反之,如果“空巢”父母适应不良,往往会让儿女痛苦,自己纠结,因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被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交圈,家庭是第一社交圈;亲朋同事是第二社交圈;泛泛之交是第三社交圈。这几个圈子,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必不可少,因为它们能够满足一个人的各种需求。 上述案例中的马妈妈先前倍感充实的生活其实只是在家庭圈里,甚至她还无意中忽略了家庭圈中的丈夫。随着儿子去读大学,日常生活的安排被打乱,她的三个社交圈子几乎全部没有了。我们说,马妈妈可以试着把视线适当地转移到其它的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子。譬如说,在家庭圈中,看看老公对自己有何期待和需要?事实上,很多夫妻就是在子女离开家后,恢复二人世界,开始自己的“第二蜜月”。 当然,也会有些夫妻在这个时期出现家庭危机,有妻子一直把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几乎没有经营过夫妻关系,一旦孩子这道屏障不在了,两人的矛盾自然显现出来。如案例中的沈妈妈,她还希望女儿与她一起生活一般,通过微信、QQ来联络女儿,但女儿成年了,势必与父母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会拉开,会有自己的天地。若此时,没有其它的圈子来填充生活,对女儿变化所产生的惶恐不安就开始放大,更加导致了夫妻关系的恶化。 案例中的小林妈妈,将女儿上大学作为自己新旅程的开始,在各种生活圈子里都过的游刃有余,和女儿一起成长,并顺应家庭格局变化做了调整,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在此建议,当空巢来临时,首先,要试着接纳现状,理解追求独立的孩子,给年轻人信任与支持就是最好的爱护;其次是思考自己的生活意义,寻找新的价值感,可以学习充电,或者是培养兴趣爱好;第三,逐步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看看别人是如何应对和改变的,可听听伴侣的声音,也许不中听,但很可能是“良言”哦!当然,若出现了一些心理异常,如象本案中小马妈妈的症状,可能有抑郁倾向,当感觉身体不适、影响社会功能时,要引起家庭成员的重视,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就诊。 最后,我们说“中年空巢”并不可怕,只要“心”保持不空,未来的生活会更精彩!做儿女的,也要留意到父母的变化,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此外,社会机构也要多多关心这一群体,如街道、社区建立空巢俱乐部,搭建平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作用。 |
原标题: “中年空巢”,父母的“天伦之痒” |
作者: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