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桐庐——家乡美食小吃漫谈(四)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11月23日 10:19:40 星期六 |
钟山豆腐干 钟山豆腐干以优质大豆和深山清泉为主要原料,采用先进配方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保留了更多的天然营养成份,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其它物质,具有质地韧而不硬、味道鲜美、卫生方便及产品多样化系列化等特点,是居家旅游、酬宾宴客、馈赠亲友的理想食品。 钟山豆腐干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南宋乾道年间,严子陵35代孙、时任工部员外郎的严帮伦回家乡——桐庐县钟山乡朱边畈村省亲,回京城临安(今杭州)时,总要带些自幼爱吃的当地豆腐干供自己和家眷享用,同时,也常赠与同朝官宦及宫女品尝。三传两传,钟山豆腐干美味的声誉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钟山乡在南宋的百余年间,总要将每年秋季收获的第一批大豆,做成豆腐干进贡皇室。 近千年间,钟山豆腐干的名声远扬,并出了个“何氏豆腐世家”,凭着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配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何氏豆腐世家”传人何如选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作工艺,生产的豆腐、豆腐干销路特好。临安荡口供销社得知后,聘请何如选去当师傅,为了留住人才,还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1984年退休后,又被桐庐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请到瑶琳仙境专门负责制作豆腐干,国内外游客品尝了他做的豆腐干后,赞不绝口,争相购买,从而也使钟山豆腐干走出了国门。1986年桐庐县粮食部门组织全县“香豆腐干美味比赛”,何如选做的豆腐干获得一等奖。今天,钟山豆腐干的制作沿用了“何氏豆腐世家”的精湛技艺,将旧石磨加工改为电动石磨,采用真空包装保鲜技术,不断研发新配方、新品种,形成了五香干、麻辣干、开洋干、火腿干、香肠干、海鲜干、蘑菇干等数十个品种,年生产量达400多吨。“钟山坊”“何加喜”等品牌屡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浙江省绿色食品、省农博会金奖等,产品热销周边数省和杭州、上海、南京的各大超市。 据现任钟山吴宅食品厂老板,54岁的何加喜回忆,祖父何廷跃就传承祖辈的手艺,在吴宅开作坊制作豆制品在当地销售,然后祖父将这套手工制作工艺传给他是父亲何如选,父亲再将工艺传给他,现在儿子何建已传承此制作工艺。另有辽宁丹东,江西、贵州、广州及本省余杭、宁海、诸暨、温州等地,也都有人来此学艺。 钟山豆腐干的制作技艺极为严格,要求精工细作,保证质量,10多道工序,道道把关。其主要工序为:洗豆—浸豆—磨豆—煮浆—过滤—做腐—压腐—锅煮—浇油—包装。先将大豆用清洁井水、溪水或自来水洗干净,将原料中的泥沙、石子、烂豆及虫蛀豆清拣干净。将洗净的大豆浸泡涨,夏天浸3—4小时,冬天浸8—10小时,大冷天增加1—2小时。 浸涨的大豆放入磨浆机磨浆,豆浆置于锅里烧开煮熟,烧至豆渣下沉为止。将熟豆浆放于纱布或细密的棉布里过滤2次,过滤后的豆浆以每100千克大豆配石膏2.5—3千克,也可用盐卤适量点划、凝成豆腐花,结块后用大纱布包好,加大石块压成豆腐。把豆腐切成小块,用手工将每块豆腐用小块粗棉布包扎好,再放入榨床用千斤顶挤压5—6小时,直至压紧、压薄为止。将压榨过的白豆腐干下锅煮,按不同香干品种加入不同的调味料,停火焖过夜。次日再将锅中的豆腐干连同调味料烧开,将豆腐干取出沥干。此时的豆腐干可作为早餐或零食现买现吃,吃起来特别香甜可口,细韧适中。 畲乡红曲酒 畲民原祖居广东潮州一带,晚唐战乱时逃至闽北,明中叶一部迁到浙江省文成、景宁、泰顺,至清光绪年间有数十户钟姓畲民迁至莪山,至今已有200年历史。红曲酒为畲民的传统饮品。每自农历十月起,畲民家家户户自酿红曲酒,主要用于自饮、招待客人和红白喜事。 《本草纲目》载红曲酒“治女人血气痛及产后恶血不尽,擂酒饮之良”。“入营而破血,燥胃消食,活血和血,治赤白下痢,跌打损伤”。故畲民中流传有“三碗红曲酒,抵碗人参汤”的俗语。《饮膳正要》记载“味甘,平,无毒。”《纲目》记载“甘,温、无毒。”《本经逢源》记载“甘微苦辛,平。” 选用当年新出之上等糯米(或粳米也可),在清水中淘洗,剔除杂质。然后放在大水缸内,注满纯净的清水,浸泡24小时。夏秋昼夜平均温度30℃时,只须浸7~8小时即可,防止变酸。把浸胀的糯米放入饭甑内蒸煮,煮熟后将糯米饭倒于凉席上摊开自然冷却,用手插入感到不热即可。当糯米饭自然冷却到20℃以下,每100千克米饭加21千克红曲,在大凉席中拌匀,转放入大缸内,高度至缸高的70%,再在缸内倒入冷开水,比例是100千克糯米饭加200千克冷开水。用搅拌棍搅拌均匀,并在缸中间用搅拌棍插一圆孔,让其发酵。待酒缸内红曲酒全部澄清,取少量酒品尝,鉴定其是否酿成。从发酵到酒酿成,时间一般为20—30天,夏秋天只要8—10天。把过滤篾丝篮放在酒缸口上,将酒舀入过滤,经澄清后再装灌酒坛,坛口封严不出气。夏秋天酿制的红曲酒不宜久贮,阴凉处存放最多为一个月,应尽快饮用。冬季酿制的红曲酒可以存放3年以上,地窑中封严长达五年以上,其味更浓、香且醇。 畲民把红曲酒作为补品,妇女生小孩时,用红曲酒代水来煮鸡蛋,促使产妇恢复体力,多产奶水。农民劳作前后喝红曲酒,下水能抗湿气,高温时能补水,体力疲劳时可舒筋活血,冬天可抗寒冷。红曲酒还具有补肺、健脾、止汗等功效,可治妇女腹中及产后瘀血,还可以杀山岚瘴气,治疗跌打损伤效果甚佳。红曲酒还是畲家烧菜的必备佐料,以红曲酒调味,其菜肴色、香、味俱全,特别可口。红曲酒糟蒸带鱼和红曲酒糟烧猪大肠是畲家名菜,肉嫩味鲜可口。红曲酒糟喂猪,其猪长得快,猪肉带红色且味鲜香。畲民以红曲酒糟和菜饼、面粉拌作鱼饵,鱼极易上钩。 山核桃 根据传说山核桃水煮法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所发明,已经流传了600多年的历史。在他之前还没有人知道山核桃是可以食用的。合村栽种加工山核桃有一定的历史。原来加工山核桃作为农户自己食用和馈赠亲友的土特产,现在,山核桃的加工生产成了农户主要一项收入的来源;加工工艺和加工规模都有很大的变化。 生山核桃肉是非常涩口的,并且外面包着的果皮非常厚果皮内有碱性非常高的汁液,染上皮肤以后直接渗入皮肤,一般没有办法洗干净,只有等到表皮脱落才能恢复。所以你如果到山核桃产地来,会发现产地很多人的手像然了墨水一样,乌漆八黑,看了有点恐怖,其实这是在捡山核桃的时候被染上的。而我们的水煮山核桃在制作的时候将核桃完全的浸在锅子的水中,然后生火煮熟,由于山核桃本身有很强的碱性,在高温的时候和水进行的化学反应,使得整个锅子的水都变成了墨水一样的黑,所以用水煮的山核桃从壳到肉都是黑色的,颜色很不好看,很多人不理解,误以为是陈山核桃。煮完以后,需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其目的是为了山核桃能均匀的干燥最后一个制作工序是放在竹塌上,底下下用高温的碳火烘烤,一直到干了为止。 合村番薯干 合村蕃薯干因制作工艺独特,选料、造型讲究,再加上蕃薯本身又是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前景很好。随着现代化工具的利用,生产的规模化,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蕃薯的制作工艺为合村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合村乡高凉亭村位于桐庐县西北部山区,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是农产品生产的极佳产地。新中国成立前,合村乡耕地稀少,物资匮乏,农民生活贫困。仅有连绵不断的山地可供种植蕃薯等旱杂粮,是当地人得以生息繁衍的“救命薯”。农民以蕃薯替代交纳官税,将蕃薯挑到平原去换大米。 自种的蕃薯吃不完,贮存到冬天用炭火熏烤成“蕃薯干”,逢年过节才拿出来招待贵客。故有“爬山当棉袄,辣椒当油炒,薯干当蜜枣”的令人心酸的民谣。 合村蕃薯干以当地产黄心番薯为原料,经农家手工制作焙笼烘干而成。其外观为鸡心形,琥珀色,晶莹剔透,口味甜美,温润香糯,风味独特,为桐庐县传统土特产,有“薯干胜蜜枣”之誉。1989年后,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合村薯干加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乡建立起2000余亩原料蕃薯基地,引进了优质新品种,实施了无公害栽培技术和现代化标准加工技术,使蕃薯干产量增加,2005年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提高,销路更广。合村乡番薯干,年产量达到500吨以上,产值1000万余元,远销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成为都市休闲保健食品。 制作时选择肉色浅桔红、粗纤维少、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品种,把新鲜薯块放入容量为15千克左右的通气箩筐,互相架空叠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白天在太阳下晒,傍晚收拢。经晾晒糖化处理的原料薯用清水淘洗干净,沥水后入锅隔水蒸煮1个小时以上,再闷锅1个小时。人工将熟薯去皮,削去头尾多纤维部分,挑去根毛和黑斑。把成型的卵圆形薯块置于不锈钢烤架或细竹架上,避免互相粘连,在110~120℃下烤3~4小时,每小时翻转一次。烤至整块色泽由薯肉本色即浅桔红转成鲜艳的琥珀红,表面出现光泽,并有少量糖水渗出时为达标。 (本文资料来源于桐庐县非遗普查资料) |
原标题: 舌尖上的桐庐——家乡美食小吃漫谈(四) |
作者:记者 杨露萌 整理 网络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