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你走进芦茨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04月27日 08:28:20 星期六 |
——品身边的一本书《风情芦茨》 文化与旅游是相通的,为配合风情芦茨的建设,县文联与富春江镇人民政府于2010年4月成立了《风情芦茨》编委会,并组织县作协、县摄协多次深入实地创作采风,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创作编撰,终于在2011年9月推出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风情芦茨》。 当我翻开这本《风情芦茨》时,眼前一亮,为它吸引,并开始仔细品读起来。 品完这本书,我感到它的最大亮点是内容翔实,涵盖面广。芦茨,我们对它并不陌生,许多人都已去过,但真正了解它的人,也许并不多。外地人,无论是正在选择乡村游的去处,还是已经来桐庐休闲旅游的游客,身边若有一本介绍本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书是十分需要的,有了它,游客会毫不犹豫地作出明智的选择,来此游览之后会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作为风情特色村的芦茨,能有一本全方位反映当地风貌的读物,也是当地群众的期盼。 全书的编排得体、全面,融风景、人物、风物、风俗、休闲于一炉,完整地将芦茨风情的各个方面和盘托出,奉献给读者。全书篇章安排恰当,每个篇章的具体内容丰富多采。在“风景篇”里,开篇就亮出了古今十景的内容,让人对芦茨有一个初步印象。接着,便像一位导游,步步引你走近新芦茨:芦茨湾、钓台、小三峡、龙门湾,在这些自然风光的展现中,让你领略到风情芦茨就在富春山水的精华之中,未踏上这片土地就已醉了。紧接着,就真的引你走进新芦茨了:从芦茨老街到灵古寺,这里既有自然景观山、石、松、瀑,也有古今人文建筑亭、堂、楼、宇等,显示了它的秀美和历史文化内涵。在“人物篇”里,集中展现了芦茨人杰地灵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小小的一方土地,和它结缘的古今名流却甚多,从方干、十八进士、陈相公、范仲淹、谢翱、黄公望、康有为,到郁达夫、林语堂、张大千、李可染、叶浅予、丁有进……既有当地先贤,也有国内名家;既有文人大师,也有爱国志士,他们和芦茨的情缘都在本篇里一一记述了。在“风物篇”和“风俗篇”里,编写者更是下了一番功夫,不仅把当地最具特色的物产、风味小吃、名点佳肴一一汇集,还把这里最具乡土气息的乡风民俗一一发掘,为农家乐休闲旅游增添了不可缺的内涵。末了的“休闲篇”,又用了别具一格的体例,以数位采写人员自身体验芦茨几家休闲、农家乐场所感受的文章,犹如一位位导游在向游客作娓娓动听的解说,这更丰富了全书的内容。至此,引你走进芦茨村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图文并茂,可读性强。这首先跟编写人员的指导思想和创作实践有关,他们在采编过程中始终把握着一个宗旨,要为芦茨的新农村建设,为宣传风情芦茨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服务。要做到这点,同样不容易。这是一本普及性读物,而不是旅游文化研究性的读物,更有别于一般休闲旅游介绍性的文字,它应根据读者对休闲旅游的心理需求,在出行前、旅途中、工余饭后短促的时间内引人入胜,在了解当地旅游资源的同时,又享受到休闲旅游的文化美餐。《风情芦茨》正是这样。 先看精到的语言表述。全书的文字驾驭可用两句话来概括:描述中见简洁,平实中见流畅。读它的每一篇,都像汩汩清泉流进心田。在有限的篇幅里,那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畅游农家乐感受的文章更显风采,优美的描述,具体的刻画,真切的感受,充分展示了它们的灵性和魅力,回荡在人们的心灵里;那些历史人物的记述,每一位都写出了他与芦茨的缘份,不蔓不枝,叙述自如,简练形象,读后留驻在人们心中;那些风物和风俗,本来它们就出自民间,用朴实的语言,甚至用原汁原味的口语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更增强了全书的可读性。 《风情芦茨》,引你走进芦茨村。 |
原标题: 引你走进芦茨村 |
作者:方 放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