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一晒桐庐的建屋习俗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03月30日 08:39:19 星期六 |
春日伊始,万象更新。因此在过去,每逢春暖花开的时候,人们就纷纷开始了建新屋、造新房的活动。建新屋在过去可是一件大事情,需要举家之力而为之。因此过去的人们对此也非常重视,有着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晒一晒这些桐庐的建新屋习俗,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是别有趣味的。 择地定时 桐庐自三国吴黄武四年立县以来,已有1780余年历史。桐庐县内远古的房屋建筑已难考证,唯凤川万国山上的摩崖图刻中,尚保存有干栏式房屋图案。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据统计,目前全县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房屋建筑500余幢。 桐庐的古民居较多地受到徽派建筑的影响,由于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在接受徽派建筑理念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地域特色。可用“外简内秀,紧凑实用,木雕精细,观赏性强”16字来概括。桐庐古建筑的特色和价值,更多地反映在依然保存有原始风貌和成片古建筑的村落中,如省级历史文化村镇深澳等。 造房子在人们生活中算是一件大事。因此,桐庐农村对此风俗仪式十分讲究。建房前得请风水先生择地。择地之后,风水先生还须用罗盘测方位,根据地势走向和房主的生辰“八字”确定,“分金钱”和方位朝向。造房子的柱料大多采用柏、梓、桐、椿4种树,谐音为“百子同春”。 农村建房讲究选择“黄道吉日”动工,因为太岁当值之日是不能动工的。择定吉日后,首先要祭祀山神和土地菩萨。动工日凌晨,主人家和泥水匠作头来到屋基地,由泥水作头向正南方向摆上熟猪头等供品,插上点燃的一对红蜡烛、三支清香,并在屋基四角各插三支香,各烧黄表纸三张,把一只公鸡杀颈见血后掷刀于地,手提着鸡,沿屋基四周溅血挂红,再沿正房的四周打入木桩,并在木桩上贴有“姜太公在此动土,百无禁忌”红纸幅;然后向南念祝文,念毕,燃放鞭炮,再用锄头在屋基上连挖三锄头,最后收拾东西不回头往家走,这是“奠基”仪式。 民间建房有很多忌讳,如大门忌面对屋角、柱子、烟囱,以避“冲顶”,又忌大门直冲巷道,以避煞气。要破对冲,就在门前筑一比门高的墙,并写上大大的福字。有的人家在自家大门上挂上镜子,剪刀或画有老虎的牌,以“制煞”。如果地势所限而朝向不好改动,便建照壁或竖上镌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来避邪。 上 梁 在建造房屋的种种风俗中,过去最主要、最讲究的仪式恐怕还是奠基和上梁这两项了。奠基与上梁之时,东家众亲友均要送礼,尤其馒头是必送之物,称谓“抛梁馒头”,寓东家“满满当当”之意。上梁这天主人定会请齐木匠、泥水匠、蛮工及帮忙的亲人,而晚上也必设丰盛的酒水“宴席”以作招待和庆贺。 新房上梁,为建房重要仪式之一。上梁之时,金柱上贴“竖柱喜逢黄道日,上梁巧遇紫微星”的楹联,横批“吉星高照”。上梁仪式由木匠作头主持并唱祝词,亲友及帮工一齐叫“好”,来烘托气氛。是日,东家备三牲福礼,先祭拜天地,木匠师傅在这过程中,大吉大利的彩话一套连一套,首先唱“一杯酒散天,二杯酒敬地,三杯酒敬鲁班师傅。梅花点烛,福禄齐双;仙风吹下马炉香,天地开场。择得吉时良辰,建造万年楼房”的开场白。 栋梁是一幢房子最主要的部位。当然应当选最好的木头来制作,然而在桐庐民间不少地方建房的栋梁必须是偷来的木头。据说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其实东家在建房前,谁家山上有作栋梁的好树,早已看准了。当然山主即使发现有人偷树,这在过去也是不会计较的,因为“偷梁”本是件大家都明白的风俗事。再说人家造房子也是一生中难得的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过去偷砍栋梁树还有许多讲究。上梁前一天夜里,东家请几位强劳力到物色好的树前后,点燃三支香,烧上一堆纸,再念几句祝词,然后才可把树砍倒,并在砍时,得由几个人肩膀背着,削掉树桠,抬起就走,途中不歇力也不讲话。因为按照风俗,此树山上砍倒后就不得再落地了,要直接背到东家准备的三脚作马上为止。木匠师傅上手做这根栋梁时,边做边口中念念有词:“墨斗拿在手,金丝挂两头;一线弹得荣华富贵,二线弹得子孙满堂;三线弹得三元及第;四线弹得四时顺当”,及“金斧劈掉千年灾,银锯锯去万年害,玉凿凿出通天河,仙刨抱得元宝来”等。栋梁两头用绳索缚住(有的还挂柏树枝)。木匠边用绳索缚梁,边唱:“手拿金索缚梁头,财神菩萨坐高头;再拿银索梁尾套,日后门前牌楼造”。时辰一到,木匠杀大红公鸡在屋之地面和梁上挂红,边走边唱:“斧剪金鸡喉,热血朝下流。鸡血滴梁头,代代出诸侯,鸡血滴梁尾,儿孙穿朝衣。金鸡落地,大吉大利。金鸡开口笑,上梁时辰到。紫微星高照,大家放火炮!”当大梁吊上屋顶合榫时,木匠再唱:“手举千斤锤,发得天门开;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八仙过海”。此时,木匠在梁上向屋内屋外边抛馒头边唱:“馒头抛到东,代代儿孙在朝中;馒头抛到南,代代儿孙中状元;馒头抛到西,代代儿孙穿朝衣;馒头抛到北,代代儿孙都享福。”木匠每唱一句,众人在梁下大声答口一句:“嗬!”“好!”并一齐接抢抛下的馒头及糖果,以示喜庆。木匠还会大声问上一句:“请问东家要富还是要贵?”此时东家会大声回答:“富、贵都要!”木匠又唱:“好一个富贵双全,千秋万代万万年!”此即“抛梁”。 栋梁架好后,全体木匠、泥水匠及帮工一起动手,开始钉椽木的钉椽木,盖瓦片的盖瓦片,一定要在当天将整幢房子的瓦盖好。最后木匠做门闩,泥水匠以“开狗洞”完工。做门闩和开狗洞时,主人要送“红包”,然后东家请众匠艺和亲友吃园工酒水。 新房题匾及入新屋 以前大户多走马堂楼,三间两进,中有天井,四水归堂;民国间多三间两弄,改革开放前尚多木结构房屋,泥墙青瓦。那时房屋墙体边多要以金墨画边线,转角处饰以折边,卷藻花纹,考究的还彩绘,这是泥水匠师的手艺之一。在大门的上方还要题字,以四字为多,有石刻、砖刻、堆塑、以金墨题写为最多。书法四体皆有,书法皆出自高手,加以边框装饰,美奂美仑,不啻艺术品。题字内容有显耀官家地位;有反映主家理想操守;也有描绘环境,不一而足。门额题字,随时演进。 封建社会官宦之家根据官阶题:大夫第 三公第 进士第 宫保第 刺史第 州牧第 春官第 郡丞第等; 朝东的房屋题:紫气东来 门迎旭日 岱宗望岳等; 朝南的房屋题:南极呈祥 南极星辉 薰风自来 南极腾辉等; 朝西的房屋题:西有长庚 西霞映辉 华山耸秀等 一般常见题:爱亦吾庐 惟吾德馨 瑞霭吾庐 瑞气盈庭 江山拱秀 门帘望重 祖德光华 耕读传家 长发其祥 钟灵毓秀 松苞竹茂茂林秀竹 山环水绕 水木清华 祥开吉第福祉祯祥 延陵世家 派衍东海 汝南源流积善余庆等 建国初多题:奋发图强 勤俭建国 自力更生 勤俭持家 热爱集体锦绣前程 安居乐业 生产发家等; 改革开放前后题:风华正茂 红霞万朵 万山红遍 春风杨柳 江山多娇 风卷红旗 只争朝夕 换了人间等; 改革开放后的房子多混砖、框架结构,以马赛克、磁砖、石板材贴面,门额已少有题字。 房屋落成后要择日进新屋,这天,所有亲友都要来祝贺,要送礼、烧利市、摆喜酒,非常热闹,主人要叫小孩从老屋中背张凳到新屋,要背上甘蔗或晒衣竿到新屋,意在一年更比一年高,也叫节节高。要从原来的老屋里挑一担谷到新屋里象征代代有余粮,子孙不愁粮食没得吃。乔迁之日,同辈近亲送大型彩匾挂于堂前,并请文人用红纸写好大门上的横批和两边的对联。横门、后门、灶上贴上福字,以增加吉庆气氛。晚上大摆筵席,敬请所有亲友欢庆一番,客人走时,要回送一份礼品,内放馒头、干果、水果、糖果等。 自古以来,农村都有讲究“风水”的习俗,如果村后、屋后比较空荡,便视为后山不实,就要种植树木、竹类,以此作为靠山,即为“后山实”的意思。至今农村还广泛延用此习俗。竹园青翠苍绿的竹代表“平安大吉”,故此有“竹报平安”“胸有成竹”“爆竹之声”之语。 桂树,因为“桂”与“贵”同音,八月桂花盛放是发贵的象征,古代如高中功名便有“折桂”之谓。 樟树长得又快又高大,而且树龄甚长,往往有二、三百年高寿,枝繁叶茂象征子孙兴旺,富贵绵长。以前“五神庙”大多供奉在高大的樟树后面,有些特别高大樟树被村人视为神仙,有人把小孩过继给樟树做干儿子。 以上这些树适宜在房前屋后种植。 桃树,房屋前后不宜种植,否则会多生孽缘,家中人在失运时,便为惹上桃花运。 柏树因本形尖上,不宜种植房屋前后,因与坟头相似,可以种植坟头两侧。
| |||||
原标题: 晒一晒桐庐的建屋习俗 | |||||
作者:杨露萌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