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桐庐
http://www.tlnews.com.cn/2019-10-05 10:14:40 

■王天忠

40年前的桐庐县城,景象并不像诗人所写的那般诱人,人们的生活也绝不是那般惬意,更不要说70年前了。外地人对桐庐的了解,也仅囿于书本上的介绍,只知道桐庐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中药鼻祖桐君老人的居住地。许多外地人只知道杭州附近有个瑶琳仙境,却不知道瑶琳仙境所属桐庐。

300多年前的1681年,诗人查慎行赴江西途经桐庐,他在《雨过桐庐》一诗中如是写道:“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依山。”短短14个字,就纪实般描绘出清早期桐庐县城当时的情景。上世纪30年代郁达夫在《钓台的春昼》里这样写道:桐庐县城,大约有三里路长,三千多烟灶,一二万居民,地在富春江西北岸……

桐庐很小,是一座袖珍小城。老县城的一条主街叫开元街,说是街,实际上比胡同宽不了多少。老城区挤在一条狭长地带上,县政府蜷缩在一所千年古寺内。桐庐县城似一块剥落的历史石碑,无法掩饰自己的苍老与弱小。

有人说,如果城市代表了一种颜值担当,那么县城代表的就是底色。

三十年年前,我在一家国企任职秘书,当时企业生机勃勃,人们意气昂扬。巍峨的厂大门,前苏联风格的车间,高耸入云的烟囱,她是这座城市屈指可数的大企业。那时做秘书除了写报告、搞外调,核文稿之外,还有就是接待上级领导。企业红火,上级来得就频繁,三天两头在空中飞来飞去,京城客人到桐庐,就像城里人下乡。

当时杭千高速公路还没有修通,回桐庐只能走老320国道,记得有一次,车子过了富阳新登,快到坞泥口时,一位领导问我:到哪了?我讷讷答:还在桐庐郊区,快到了!

从杭州到桐庐,不过数十公里,曾经让人感到那么遥远,远得每走一趟,都要颠来倒去地先计划好几天,这就是那个时期的桐庐,很落伍,有人戏说是三线城市里的二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尼克松访华游历杭州时抛出的一句“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不可否认,当一拨又一拨的游人把礼赞和膜拜都纷纷投给绝美的山水时,留给县城的更多是轻描淡写的一瞥,甚至漠视。

尽管县城老而小,但它的精神是鲜活的,桐庐在等待一个载入史册的时刻。若以作画作譬,顾鹤庆立体长卷《桐庐碧水山》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只能算是“小写意”。这条叫做富春的大江或许不会想到,自己生命中的华彩篇章正在缓缓开启。

1995年,有两件大事值得人们牢记。一是桐庐籍现代大画家叶浅予辞世;二是县政府南迁。巧合的是,随后展出的叶浅予先生大手笔巨作《富春山居新图》,仿佛专门为县府南迁擘画而生的。从此,桐庐开始真正进入“大泼墨”意境。

桐庐从三国吴黄武4年(225)置县以来,县治曾经历过三次搬迁,最早设县城于漏港滩对面的古城里;隋仁寿三年(605),复置桐庐县,移县城于的桐江西山庄(今俞赵一带);唐贞观二十年(646),移桐庐乡(今旧县磨台山);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又复移县城于江口。算起来,这已经是第四次了,但它掀开了蓄势已久的桐庐发展华章。

城市发展需要大骨架的支撑,只有大格局才会有大城市。城市是时尚的、新潮的又是先锋的,不是故步自封的守旧,更不是老牛破车的诗意景象。可以古典,但不能落伍,可以有更多的积淀,但不是食古不化。城市应该是未来生活的风向标,看到城市就知道生活该怎么往前走。

桐庐人再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踌躇,再没有“特地通宵过钓台”的迷茫,有的只是“桐庐处处是新诗”的激昂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坚韧。桐庐新城的建成扩大了桐庐的版图,也改变了桐庐的发展格局。城建也是快节奏的,五天一层楼,半年一座桥,一年一个生活小区。城区扩大,极大拓展了城市空间,且城市功能与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空前地拉动了现代服务业。随着营商环境愈来愈好,一批又一批大企大商纷至沓来,一个又一个大项目纷纷落地实施,崛起了迎春商务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生长了高速公路,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大剧院纷纷驻足落户。现代气息的摩天高楼,在蔚蓝色天空的映照下,构成了美轮美奂的天际线。桐庐仿佛不再是当年那种穿着对襟小褂的桐庐,而是西装革履充满着时代感的现代山水都市。

每次顺江而行,脑海就会冒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著名诗句。当年李白泛舟飘然过桐庐,感叹轻舟顺流直下飞快神速。想不到往事越千年,桐庐人如今外出更加方便快捷。早晨乘坐“复兴号”到省会、到京城,会朋友、出公差,晚上就回到家里,惬意地喝茶看电视、逗膝下的孙辈。往来上万里,只在弹指飞灰之间,顿使李白千古绝唱,已成往日云烟。

诚然,对于桐庐新城开发,我曾有隐约的担忧,在热火朝天的城市建设中,桐庐还会古意盎然,葱郁宜人吗?好模仿、喜欢一哄而上的国人,在开发建设旅游景区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即便是名扬四海的丽江、乌镇、凤凰古城也不能脱俗。商业化的现代旅游铁蹄,不经意间便踏碎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愁村梦。相比这些年风生水起但不能脱俗的一些县城开发,桐庐新城是幸运的,它保留了本真,山水与浙西民居完美融合,百姓栖息生活其中,依稀有着当年谢灵运创作山水诗时的模样,如今正以它独有的韵味和风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桐庐新城在桐江南岸挽秀水揽大奇,东进西延潇洒张扬。它有城市的功能和繁华,少有城市的挤压和逼仄。楼盘之间,道路之间,尽是疏朗和大气。绿化的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适当的留白,疏密有度,恰到好处。俨然成了一个能把日子过成诗的地方,又潇洒又煽情,现在又要把老城区打造成与江南新区相媲美的宜居之地。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发出了乡村振兴的铿锵号令,犹如一声春雷,彻底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打造中国最美县、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先后折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再领风骚。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振兴宏图正徐徐展开。护山治河,整治城乡环境,全域景区化,设计感爆棚的精品民宿,一座座美丽乡村正繁花似锦,大市村的梨花如烟似云,阳山畈的桃花引来蜂飞蝶舞,梅蓉的蜡梅清香四溢……鸟语花香之间,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正洋溢在脸上,桐庐百姓日已滥觞成一曲永不落幕的传奇佳话,成了大美桐庐的又一种打开方式。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桐庐还不够美和大气的话,你可以去参观全球最具规模、高自动化的安防产品高端制造中心——海康威视桐庐基地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感恩祖国的强大,感叹央企的大气与阔气,感叹校园的风景与公园媲美,会给你提供生长遐想的空间和永远向上的高度,或许你还会产生久居的奢望。新版桐庐,充满机会、适合奋斗。也许,用今非昔比这个词已经不足以表现它的变化。

现在我可以坦然地接待外地朋友了,一下高铁就直接去鲜活惬意的“网红村”,品尝牛栏咖啡和猪栏茶吧,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桐庐,不用遮遮掩掩,罔顾左右。不瞒你说,如今当被外地人问到“你是哪里人”的时候,说到“桐庐”这两个字时,其实我早已眉飞色舞。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上一篇:红红之江景 浓浓爱国情 下一篇:古镇天籁
 


浙新办〔2004〕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桐广许2008001号 浙ICP备09006080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12202330142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未经允许,请勿将刊发内容传播 

策划:韦伟 丁丽   网页设计:丁丽 俞俊 吴晓斌 周叶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