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换糖”撬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http://www.tlnews.com.cn/2019-08-30 08:30:00 

走进旧县街道西武山村,小小的村落藏在旖旎的风景里,远离闹市,是另一派乡间惬意的小日子。回想以前,这个小村落一度成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落后村”。

在西武山村经济发展不断加速的同时,前来就业的外来人口也不断增加。本村人口不足300人,可来自安徽、江西、贵州等地的外来人口却达1000多人。他们生活习惯不同,流动性大,给西武山村的环境卫生带来了极大考验。

落后就要挨打,创新才能前行。外来人员不愿接受西武山村的村规民约制约,觉得自己是“外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西武山村人首先要把他们当“自己人”,要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归属感。于是,“新村民证”应运而生。

思路一变,豁然开朗。村两委在深入调研和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开展“商会治理+新村民融入自治+鸡毛换糖”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并走出了“村班子善治+村民自治+商会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外来人员的问题化解了,环境整治如何解决?一家小小的“鸡毛换糖”店,打开了西武山村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的新大门。2016年末,在全村村民和1000多名“新村民”的支持下,“鸡毛换糖”垃圾分类在西武山村开始试点运营,经过不断的摸索前行,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今,西武山村环境美如画,村民和谐又融洽。近几年,前来学习考察的团队更是来了一批又一批,俨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以前,没有收拾垃圾的习惯,加上外来人口多,垃圾多得不得了,村内环境一塌糊涂。”村民吴明霞回忆道,“现在就不一样了,自从有了‘鸡毛换糖’店,村民都会自觉收拾房前屋后的垃圾。不仅家里整洁干净,整个村庄都洁净如新,还能将家里用不着的东西,在‘鸡毛换糖’店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举两得。”

“鸡毛换糖”的成果不仅体现在村民朴实的话语中,更是落实在具体行动上。“鸡毛换糖”店运行两年来,西武山村垃圾分类兑换的烟蒂有83200多个,废弃的水瓶9260多个,易拉罐1000多个,垃圾袋35000个。西武山村已经尝到了“鸡毛换糖”的“甜头”,由此,“鸡毛换糖”撬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并在旧县街道全域推广覆盖和提升。

今年6月10日,以西武山村为起点,“鸡毛换糖”在旧县街道遍地开花。“鸡毛换糖”垃圾分类2.0版正式启动,垃圾分类的新模式越来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旧县街道垃圾分类准确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街道还创新“三个转变一个加”,不仅推行“鸡毛换糖”2.0版提升全覆盖,还建立“旧事论是”议事评理堂基层自治村级平台,就是在旧县街道广泛开展基层民主议事会,即“旧县的事情大家来断是非”(自己的是非自己断),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商会代表齐聚一堂,开始头脑风暴,对这“老大难”问题进行“追根溯源”。

一家小店、一场议事会,将“鸡毛换糖”与村民自治、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和事佬”、“小候鸟”照料站、“最多反映一次”等相结合,充分提升农户参与性、积极性,从要我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引导全民从参与垃圾分类,到参与社会治理、参与文明实践等方面扩面提质,以创新理念出发走出了一条促长效的新路子。

社会治理之路越走越顺畅,产业兴旺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旧县街道抓住机遇,高起点规划了“一轴两带三支四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外引业态、内育产业两手抓。目前,街道全域已基本形成以户外休闲为主的“体验业态”,以民宿经济为主的“民宿业态”,和以千亩野生杜鹃、高山香榧为主的“观光业态”,更成功打造了“向往的生活”唯一官方线下体验基地,着力打造既差异发展、又规模集聚的产业格局,迈上了美丽风景变为美丽经济的转化通道。

下一步,旧县街道将继续以山水、人文资源为依托,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和产业配套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美丽乡村3.0版和全域旅游发展,以点带面,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地、向往生活的目的地,不断为“建设高品质美丽新旧县、现代版富春大岭图”聚力。

作者:记者 徐文静/文 黄强/摄 网络编辑:俞俊
 
上一篇:红军墓前忆往昔 下一篇:瑶琳迈入全域旅游新时代
 


浙新办〔2004〕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桐广许2008001号 浙ICP备09006080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3012202330142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未经允许,请勿将刊发内容传播 

策划:韦伟 丁丽   网页设计:丁丽 俞俊 吴晓斌 周叶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