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网络“爆款”热词背后暗藏标签暴力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29日 08:56:13 星期三 |
“保温杯”的余温还没有散去,对“油腻男”的口诛笔伐就接踵而至,随着大众狂欢式的参与,一场对中年危机的话题讨论一次次浅表化,演变成一种贴标签式的网络暴力。 说白了,对中年男人的吐槽,只不过是众多贴标签式网络语言暴力的一种。中年女子也未能幸免。从“广场舞大妈”“拜金女”“中年妇女”到“剩女”,流行审美对她们同样没有手下留情。 贴标签式的语言暴力,是很容易在使用者的脑中制造一种看似清晰实则模糊的形象。“不学习”“戴手串”“泡枸杞的保温杯”……细细想来,这些其实和油腻并没必然的关联,然而当使用者使用这样一种标签分类时,受众却往往能轻易地接受、认同并继续传播。 这,是标签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些垃圾信息、伪科学、网络暴力正因为迎合了这种简单、粗暴的非理性情绪,得以野蛮生长。而一些贴标签、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更是在互联网平台上肆意狂欢。 人类创造语词是为了实现表达的多样化。然而,贴标签给普通人带来的最大的弊端,却是对想象力的遏制。在网络这个嘈杂的场域中,贴标签式的语言暴力,正在使人与人之间的“正面赋予”越来越少,不友善的戾气扑面而来,并不能证明创造者真正实现了思想领域的开拓。而身在凭空嫌弃他人、以戏弄他人为乐的舆论环境中,相信每一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安全感。 人无完人,任何细节都可以被无限放大成为被戏谑讥讽的理由,就像每一个人都会老去。贴标签式网络语言暴力,受伤的绝不仅是“中年人”。 |
原标题: 小心,网络“爆款”热词背后暗藏标签暴力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