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短信岂能成“难治”之疾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22日 09:11:35 星期三 |
热闹的“双11”慢慢落下帷幕。今年的“双11”刷新各项纪录,然而,狂欢的背后却是营销短信对消费者的不断骚扰。数据显示,去年“双11”购物狂欢节期间,用户收到的单日垃圾短信最高达到1.97亿条,今年营销短信的数量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过多的营销短信让消费者不胜其烦,有些甚至已经影响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营销短信让手机用户防不胜防且不胜其扰。一些营销短信,不单单是商家的行为,而且其背后还隐藏着一条营销群发的黑色产业链,有的软件运营商专门售卖营销类群发系统,可以根据网店、保险行业等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商家只需要进行简单注册就可以编辑短信进行群发。足见,产业化的营销短信更让人深受其害。 其实,垃圾短信难治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这其中有着巨大利益空间,一些商家逐利忘义;二是惩治垃圾短信的相关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电信运营商的责任没有得到落实;三是一些个人信息的肆意泄露也导致了垃圾短信的“精准”推送;四是违法成本低,对一些群发垃圾短信的行为,打不疼,也就谈不上打不死。等等。 在用户没有订制、申请某种短信服务的情况下,短信服务商擅自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侵犯了用户的消费选择权和事先知情权。并且,《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违者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所以,通信运营商把好第一道关至关重要。 对于手机用户而言,自身的防范也很重要。一方面对于不明来源的短信不轻易相信,更要敢于对垃圾短信说不,比如,向通信运营商进行投诉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好手机安全软件,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再者,也应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比如,一些带有个人敏感信息的快递单等,做到妥善处理,以减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骚扰。 相关部门也需要形成齐抓共管、严打严管的局面。据悉,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已将商业广告短信发送规范等内容纳入其中,但还未明确各部门对源头广告主的监管责任,还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这就导致了垃圾短信法规上重视,到头来却没人管与管不了的局面,这无疑会纵容垃圾短信的为所欲为。所以,部门不仅要管起来,更应该不遗余力管好。 这是一个智能时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这种便利绝非是提供给“为非作歹”用的。因此,对于一些商家而言,做生意规规矩矩最重要,靠垃圾短信营销只会侵犯手机用户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更会遭受诟病且令人反感,甚至是自毁形象。总之,垃圾短信不应成为营销策略,更不能成为一个难治之疾。治理此,关键是各方都重视,并行动起来。
|
原标题: 垃圾短信岂能成“难治”之疾 |
作者: 记者 叶 钽 整理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