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农耕趣事 感受田园美景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14日 08:53:11 星期二 |
桐庐新闻网网友参加第三届大路农耕体验活动
“这里风景真美。”“能重返田园生活太好了。” 11月9日,分水镇大路村大路公社热闹非凡,桐庐新闻网的网友们来这体验农耕活动,大家一起割稻,捉泥鳅、甲鱼,玩得不亦乐乎。 大路公社即分水镇横山畈粮食功能区,位于分水镇大路村,核心区域面积1260亩,园区内以油菜、小麦、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所有土地实行全部流转,全程机械化操作,且大路粮油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实行稻鱼共生效益经营模式,以“横山翠谷”大米为主打品牌,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 2014年,大路村被列入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该村先后投入了数千万元,相继完成了入村口景观提升、村口立面改造、沿线景观提升、大里公路拓宽改造、刘家休闲公园建设等工程,村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百姓更为安居乐业。 近年来,大路公社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创意旅游的思维方式打造农耕文化园区,游客可以参与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周边还可以进行野炊、采摘、钓鱼等休闲活动。 满眼稻垂醉人心 秋意浓郁,薄雾轻纱似的笼罩着大地,阵阵秋风吹落片片树叶,落叶纷飞。这些天,漫步走在田间地头,只见田野里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含羞垂下,农民秋收的喜悦和笑声,为整个忙碌的秋季增添了一道色彩。 早上九点,车子驶入分水镇大路村,湿润的空气中,夹杂了少许泥土的味道,随着云层变薄,金色的阳光洒向丰收的大地,气温也逐渐暖和起来,进入绿道后,拐过两个弯,经过一座几十米长的小桥,眼前的视野顿时豁然开朗。 站在桥上,蔚蓝的天空下,一湾碧水迎面而来,将金黄色的稻田与苍翠的山峦隔开,一望无际的稻田旁,伫立着白墙黑瓦的典型江南水乡小屋。“你看,这里还有民宿。”“早上起来,推开窗户就是金灿灿的稻田,那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一路上,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着,言语间充满着对这座美丽村落的喜爱。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一片蛙声。秋收的大路,又是怎样一片景象呢? 田野里聚集在一起的每一颗饱满的稻谷,从青绿到金黄诉说着秋的喜悦,在秋风吹拂过大地的那一瞬间,掀起层层稻浪,美丽而清香。 “开幕式开始了,咱们快去看看。”“这样的表演还是第一次见。”随着一声鼓响,农耕体验活动拉开序幕,在一名网友的号召声中,大家这才拉回思绪,赶去观看民俗表演。 响彻村庄的锣鼓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这让大路村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欢乐。 金黄稻田喜丰收 开幕式结束后,农耕体验活动正式开始。 只见网友“红石湾”,拿起镰刀弯下腰,卷起衣袖迈开脚,卯足劲开割,不一会儿便已大汗淋漓。“看起来容易,干起来可是有点费劲呢”。“红石湾”从小居住在城市,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过菜园子,但从未干过农活,割过稻子,虽然有些累,但她还是坚持自己割稻,叠稻、打稻。 与红石湾相反,网友“小草”动作十分娴熟。“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好几亩地,一到这个季节,我就得帮忙下地干活。”“小草”笑着说,那时候觉得下地干活太辛苦了,为了偷懒她想过好多方法,但每次都被老爸识破。后来,家里就再也没种过稻了,过惯了城市生活的她,如今却对田园生活十分向往,只要有空,就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处游玩,亲近大自然。“这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重温了儿时的生活。” 除了网友们干得热火朝天,一旁小朋友们的干劲一点不逊色。 原来,当天上午,分水镇团委专门联合分水实验小学,组织“红领巾”们感受农耕文化,让小朋友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原来割稻那么辛苦,以后我再也不浪费食物了。”六年级的张麦莎早已满头大汗,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有模有样地拿着镰刀,弯下身子和同学们比赛谁割得快,一不小心双手就被稻叶划破,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这是张麦莎第一次下田间体检农耕活动,她显得特别兴奋。割完稻子,她还学着打稻穗。 在稻田旁,放有两个打稻机,一个是“脚踩式”的,将稻子带有谷穗的那端伸入机器,用脚踩动踏板转动里面的风轮,就能将谷子打下来;另一个则需要单纯的手打,由一个框子与遮挡用的席子组成,需要用甩打的方式,将谷子打入框内。 张麦莎和同学们一起吃力地举起一把稻子,尝试着打稻谷,只听阵阵“沙沙”声,稻谷顺着大口子聚集在底部。“好多稻谷。”“颗颗都那么饱满。”看着满仓的稻谷,大家笑开了怀。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六年级的学生体验割稻这类农事。”分水实验小学杨老师说,这不仅能让孩子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还可以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既具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 趣味活动嗨翻天 汗水混着泥水在脸上交织,欢呼喝彩声在田间荡漾。 在捉泥鳅、甲鱼环节,不少网友脱下鞋子,撩起衣袖,下田大展身手。这边,看着田里乱钻的泥鳅,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捉,那边一些人拿着小水桶在岸边接应,加油助威,异常热闹。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网友“小小鱼”一边哼着歌曲,一边和泥鳅“较劲”。她说小时候捉泥鳅的场景还是记忆犹新,每次心情烦闷时,只要听到或是想起这首歌,压力就一扫而空。所以,当听说今天有机会去体验一次捉泥鳅时,别提有多兴奋了,第一个脱下鞋子冲进田里。 在另一边,孩子们用桶先把稻田里面的水舀出来,大家齐心协力,你一盆,我一桶,过了一会,稻田里面的水渐渐变干。这时,终于看见泥鳅了,它们有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跳,有的一个劲儿地往泥巴里钻。大家有的拿瓢,有的拿桶,还有的干脆用双手去捧,捉到泥鳅之后就丢进桶里,还有的直接把泥鳅放在袋子里,各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又逮到一条!又逮到一条!”不一会工夫,和“小小鱼”一起的四位网友就抓了一袋泥鳅。“在城里长大的我,也是第一次感受泥鳅在手心里钻得痒痒的感觉,不由得又是笑又是叫。”大家虽然收获成绩各不相同,但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被我抓到了,好大一只。”随着一声呼喊,大家的视线被拉至一旁的甲鱼田中,此时,13岁的张跃身上、脸上都溅满了泥浆,活像一个个泥人,被她俘虏的那只大甲鱼正“张扬舞爪”,试图挣脱。 看着张跃第一个在泥潭中抓住了甲鱼,孩子们也不甘示弱,有的拿树枝找,有的用脚探路,有胆子大的,直接用双手在泥水中摸索。半个小时后,大家浑身都是泥水,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由得哈哈大笑。 随后,孩子们还在稻田里举行了稻田拔河、青蛙呱呱跳、独轮车运稻穗等趣味运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放松身心。”分水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劳逸结合才能真正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农耕活动更是让大家走进农村、走进农民,增长不同的知识。 村美民富产业新 “割稻子、抓甲鱼、抓泥鳅这种活动只有小时候才有,现在好久没有体验过了,玩得很开心。”一天的行程即将结束,在公社体验农耕乐趣的网友们感到十分开心,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再参加类似的活动,走进田园寻找别样的风景。 网友“飞儿飞扬”本想下田与其他人一同体验捉泥鳅、甲鱼的快乐,无奈没有准备合适的衣服,只好在一旁拍照、当“参谋”。“相比田园风光,这里让人感觉更轻松,更土味。”“飞儿飞扬”介绍,她自学摄影有十多年了,最初只是为了帮孩子记录成长过程,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如今,在边游玩边自学的过程中,照片拍得越来越好,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但像这样的农耕体验活动还是第一次参加。 “我们这儿秋季美,春季更美,那时遍地的油菜花,放眼望去全是金色,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在油菜花开的季节来我们大路村转转。”大路公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近几年村里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大路村,大路村的名气也是越来越响。 据介绍,此次大路村举行农耕体验活动,目的是让参与者一同从事农耕、感受农趣。同时也旨在深度挖掘农耕文化,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在传承农耕文明的同时,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进一步放大大路村生态休闲文化创意旅游的知名度。 接下来,大路村将依据项目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及田园风光,利用田间地头、机耕道路的空间以及农业耕作的空闲期,采用“农业+旅游”的模式,打造田园综合体。 同时,在保障粮食生产基础上,进行观光(稻田、油菜等),农耕文化体验(农业器具、耕作参与等),科普教育——研学(农作物、农业器具、农作参与、农田益虫等)等,以此促进大路村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产村融合,铺就强村富民之路。 记者 叶 晶/文 网友 飞儿飞扬 峰回路转 守缘 芬姐 小草/摄
| ||||||||||||
原标题: 体验农耕趣事 感受田园美景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