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不是安全“法外之地”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0月31日 09:04:54 星期二 |
民警微故事 时间:2017年9月30 地点:横村镇 民警:沈冬、吴哲明 案件:盗窃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 9月30日,县公安局横村派出所接到一起报案,被害人龙某告诉民警,他的手机被偷了,而且自己农业银行卡内的钱莫名其妙少了2万元,与此同时,他提供了一份银行流水。这起案件情况究竟如何呢? 银行卡内人民币离奇失踪 根据银行流水显示,今年9月30日,该农业银行卡内的人民币先是通过支付宝进行了10次交易,每次1000元,后又通过财付通微信零钱充值了1万元,事实上这张银行卡里还有3万余元余额。民警和被害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是被偷了个手机,银行卡还在自己身边,密码也没有告诉过别人,钱到底是怎么没的?被害人是不是在报假案?如果钱是被偷的,为什么还留下了一大半?民警心里打了个问号。 刑侦民警沈冬和吴哲明接手案件后,觉得案件棘手,他们在商讨案件的过程中,假设了许多种可能性。吴哲明通过尝试发现,使用支付宝可以直接通过银行预留手机号码接受验证码,并成功绑定银行卡。之后,就可以通过支付宝支付密码把银行卡内的钱转入支付宝,这样就能规避银行卡密码,实现转账。沈冬发现,微信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进行操作。但是通过询问被害人,沈冬得知,他根本没有注册过支付宝,也没有通过微信转账大额资金。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银行流水里显示的支付宝和微信的明细账目到底是谁的呢? 多方查证 终于真相大白 在网警协助下,民警锁定了银行流水中的微信主人——吴某。但是从民警掌握的信息得知,报案人是龙某。那么,案件到底是吴某所为,还是龙某对民警掩饰了什么? 10月17日,沈冬在瑶琳镇桃源村找到了吴某,并将其传唤到横村派出所进行审查。面对民警的讯问,吴某矢口否认自己曾实施盗窃,同时民警发现吴某使用的微信并不是被害人龙某银行流水中显示的微信。是吴某在说谎,还是作案另有其人?案件的侦破陷入了僵局。 在对吴某的审讯过程中,沈冬注意到,吴某提到他的身份证曾于今年上半年丢失过,而这段时间内,只有吴某的老乡李某到过吴某租房,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横村派出所刑侦副所长邵汉文和吴哲明随即对李某进行追踪,并于当天19时许在横村镇一针织厂租房内抓获李某,成功找到了被害人龙某失窃的手机。 “卡奴”的违法之路 在强大的审讯压力下,李某交代了他盗窃身份证、手机和盗窃银行卡内人民币的犯罪事实。原来,李某以前从事过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的工作,自己也办了多张信用卡用于套现。当上了“卡奴”的李某,早就已经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 李某先是盗取了老乡吴某的身份证,用吴某的身份证办了一张联通手机卡,随后又陆陆续续办了三张信用卡并全部用于套现,共计7000元。但是,这点钱对日渐窘迫的李某来说,是杯水车薪。于是,李某疯狂地用吴某的身份证注册了支付宝、微信账号,同时还在一大批贷款软件上试图贷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贷款成功。 李某并未就此收手,反而变本加厉。他想起之前他租住的房间门锁不好,可能有机可乘。于是今年9月底的一天凌晨1点左右,他又回到曾经租住过的地方,侵入到租房里,盗取了被害人龙某的一只手机。本来想将该手机出售的李某发现,手机居然没有设置密码,而且里面还有龙某的驾驶证照片和一张办理农业银行卡的回执的照片。同时根据手机短信显示,李某得知龙某的卡里还有5万多元的余额。 这时的李某已经被信用卡还款压力压得透不过气,而且他知道,只要有银行卡号码和预留手机号,再加上身份证号码,银行卡里的钱对他根本就“毫不设防”。于是,李某用龙某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注册了支付宝,根据支付宝的限额,分十次从银行卡里转出了共计人民币1万元,后又通过手机登录的龙某自己的微信,充值了1万元,并转入吴某的微信,随后转入自己的微信并提现。 幸亏龙某报案及时,民警当天就帮龙某完成了止损工作,支付宝里的1万元钱成功被冻结,微信也被全部锁定,李某最后得到的只有微信转出的1万元,而如果当时龙某没有报案,银行卡内的钱将全部被李某盗走。 案件至此,真相大白。 【警方提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软件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便利,但是其中的风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如本案中的李某,一个手机号码、一个身份证号码、一个银行卡号,当这三者被有心人得知,辛苦创造的财富就如同泡沫。所谓的密码将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仅凭一张偷来的身份证就可以办信用卡套现。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信息的保密,一旦遗失,要及时报案,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多张信用卡进行套现养卡,在越来越重的还款压力下,丧失理智,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令人扼腕叹息。而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卡奴”,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资产是每个人需要认真学习的,滥用信用卡的后果将最终导致无力偿还,信用崩溃。 |
原标题: “网络支付”不是安全“法外之地” |
作者:记者 钱晶/文 单佳铭/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