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社交网络囤积症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0月26日 09:00:25 星期四 |
收藏了许多文章,没有几篇是认真完整从头读到尾的;订阅的公众号,已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聊天记录从来不删,吃掉了手机近一半的内存……在继拖延症、社交恐惧症、懒癌症后,网友们又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交病症——社交网络囤积症。症状具体表现为,对自己的社交痕迹极度在意而引发的攒好友、攒消息、攒聊天记录等囤积行为。对对看,你是不是也患上了这种症状? 囤公号、囤文章、囤表情包 囤积各种社交网络信息 在线时代,社交网络带来了新的囤积形式。加了许多群,不说话也不退出,不愿错过所能接收到的任何信息,因而会忍不住整日查看手机和电脑;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每次打开后不过匆匆一瞥就随手放进收藏夹,总是想着等以后有时间,在安静的地方再好好阅读,可经过一段时间,收藏夹里已经收录了各种精品好文,却发现自己没有耐心,甚至没有动力认真静下心来看这些文章了;久而久之陷入一种“怪圈”,在翻看那些文章的时候似乎并不是为了去看文章本身,而是以判断这篇文章是否有收藏价值为动力在阅读。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看到好看的段子、好玩的表情包,总是忍不住随手保存;聊天的记录从来不删,直到内存被占满…… 在囤积信息的时候,人们总是不止一次地预设它们未来会发挥作用,却不曾意识到,人们为未来囤积的保存欲,早已超过现在所需的拥有。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囤积后的用户体验,也远不及当时收藏的实用感。有说法称,相对来说,当人们在一种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下时,更容易喜欢囤积。比如,精神上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一部分人会转而寻求物质上的丰裕,让自己觉得周围世界是可靠的、可掌控的。因而,当你害怕被发现“这个东西我没看过/没听说过/没见过”,会不停地攒好友、攒消息、攒聊天记录、攒电子书、攒文章。这就是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喜欢囤积,虽然大多数时候,这些对他们毫无用处。 解决社交网络囤积症 要学会断舍离 当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社交网络囤积症,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社交网络绑架:关注的微信公众号多得记不清,大拇指拼命往下滑都不见底,却还在源源不断找新鲜的公众号;一周有八回“您的表情包已满,请清理后再添加”;找资料电子书下载所花时间是阅读时间的10倍;自拍、拍食物、拍宠物,各种拍并分享至社交网站;拥有无数网络好友或无数群组;一有空闲时间第一反应掏出手机,无限次的刷朋友圈、微博,生怕错过任何信息。网友“@大L家的”表示自己以上症状全中,手机从不离身,就怕错过发生在社交网络世界里的每一件事。虽然手机里躺着许多未曾打开过的文章和公众号,但他觉得,收藏过、订阅过才觉得自己没有与这个时代脱节。作为浸泡在互联网里成长起来的一代,网友“@凤舞”认为,网络世界瞬息万变,各种网络用语、段子和表情包随处可见,如果不主动拥抱互联网,安全感就会降低许多,“最怕别人讲段子的时候,听也听不懂。” “当我的时间渐渐被这些社交用品占据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感到一丝焦虑和无能为力。”网友“@幸运的小松鼠”的手机里也收藏着许多文章和公众号,但她却没有感受到一丝发现好文章的欣喜,她觉得自己的时间不断被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给侵占着。 如何对待社交网络囤积症?更多的时候要学会“断舍离”。学会主动放下手机,学会减法,主动删除不必要的社交工具,制订计划,阅读、散步、与朋友相聚,一旦时间被有效利用,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
原标题: 远离社交网络囤积症 |
作者:记者 单佳铭 整理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