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架子”网络电影走不远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15日 09:20:32 星期五 |
“网络大电影”刚一诞生就备受资本市场和影视媒体的热捧。与传统院线电影相比,网络大电影从传播形态到运营模式都有所创新,其内容更轻松多样,如今已是许多年轻人娱乐消费的一种方式,其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制作精良的作品。 然而,由于优秀团队少、市场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镜头生硬、“三毛钱”特效、剧情荒诞的网络电影。这些劣质的网络电影往往都要搭上一些“花架子”以博人眼球: 一是用片名唬人。不少网络大电影依靠谐音、替换个别字来靠近院线电影名。2015年一部《捉妖记》创造了中国影史上的多项票房纪录,随即《捉妖者联盟》系列网络大电影横空出世,不少网友直呼“毁了经典”“内心崩溃”。这样的“网大”还有许多,多为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 二是低俗无节操。不少网络大电影的内容靠猎奇、搏出位等方法吸引观众。“人鬼殊途三角恋”“首富千金遭绑架”“明星富二代的唯美生活”……这都是某视频网络平台上部分网络电影的宣传语。自然,这些所谓的“电影”的评分都极低。 三是炒作无底线。因为通常情况下不具备院线电影那样的明星效应,部分网络大电影常常是将话题元素植入线上热门话题,无限夸大、反复炒作。由于市场尚不成熟,可能有一些作品会用各种踩线和擦边球来吸引眼球、占得先机。 与所有在开拓期“野蛮发展”的新生事物一样,上述现象只是网络电影生长中的“杂草”。虽然是快餐文化,年轻人选择观看主要是为了消闲娱乐,但是,对“杂草”不能放任不管,任其挤占“鲜花”的空间。 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花架子”可能对文化产业造成的显性或隐性的伤害。若文化市场开始急功近利,娱乐文化走向低俗,原创热情必会遭到侵蚀,文化作品的品质必将大打折扣。 对于电影乃至整个文化产业而言,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都是不可或缺的艺术,但是艺术可以通俗但绝不能恶俗。如果没有价值观的支撑和文化的引领,“花架子”网络电影是走不远的,还可能跌个大跟头。 |
原标题: “花架子”网络电影走不远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