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防战分分钟上演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15日 09:19:00 星期五 |
从“空中”打到“地面” 指尖在手机上划几下、热气腾腾的外卖5分钟后就送到家门口;鼠标轻轻一点,几十万元现金转眼到账……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让网络安全隐患这一话题浮出水面。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海互联网应急中心发现的安全事件超过12万起,其中涉及计算机病毒371起、蠕虫30起、木马984起、僵尸网络55起、域名劫持40起、网络仿冒1654起、网页篡改218起、拒绝服务攻击1526起、非授权访问82起、垃圾邮件119719起……看似“人畜无害”“岁月静好”的屏幕背后,其实暗流汹涌,偷袭与防护、潜伏与预警、欺诈与反欺诈的“攻防战”分分钟上演。 作为用户覆盖最大的固网宽带运营商,近年来上海电信的网络安全系统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已建成了包括SOC基础平台、恶意代码监测系统、木马僵尸网络监测系统、DNS域名安全分析系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攻击溯源系统等技术手段。特别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可以实时展示“僵木蠕”及异常流量攻击的情况,并对异常事件及时预警。截至目前已发现各类级别的漏洞隐患3万多个,处置率达到96%。 如果说网上的“僵木蠕”攻防是比拼技术实力的“空战”,那么发现、铲除流窜作案的伪基站,则是一场艰苦的“巷战”。伪基站由于能屏蔽运营商的公共基站信号,用户的手机会短暂脱网“失聪”并被锁定,从而被迫接受伪基站冒充公检法银行等机构号码发送的诈骗、垃圾及各种违法有害信息,因此欺骗性更大、危害更严重、影响更恶劣。在上海移动联合公安的一次伪基站查处行动中,9小时内,仅在南京路步行街沿线就查获4起流动伪基站案件,作案工具更是五花八门,有车载伪基站、有助动车伪基站,甚至还有双肩包“人肉”伪基站。 作为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上海移动近年来在打击伪基站上投入大量资源、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上海移动在公安部门派驻有专业工程师,7×24小时协助公安开展打击和抓捕行动。与此同时,上海移动信息安全部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精英化安全应急团队,不断升级伪基站侦测能力,从预警、定位、追踪等方面,实现对伪基站的主动发现、实时定位、全量跟踪,为司法取证提供了可靠的数字依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伪基站案件同比下降99.6%,案值下降99.8%。而来自上海移动的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对比2016年与2017年年初数据,本市移动用户受伪基站骚扰的数量从每月的120万次,下降到了每月6万余次,下降比达95%。其中,曾经是伪基站“重灾区”的闵行、徐汇、长宁等区,数量下降更为明显,市区范围内已基本无伪基站。 |
原标题: 网络攻防战分分钟上演 |
作者:记者 叶 晶 整理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