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金法:一颗匠心 语文老师练成金牌教练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9月07日 08:01:05 |
开栏语:九月如期而至,我们即将迎来第39个教师节。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即日起,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感动校园 美丽教师”系列报道,记录我县教师教书育人的动人故事,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 放学铃响,旧县中心学校射击馆的灯光随即亮起,学校射击队的队员们一字排开,蒋金法老师一边讲解射击动作要领,一边逐一为队员们矫正姿势。 语文老师“半路出家”教射击,20多年来,蒋金法先后培养出了30多位“小神枪手”,他们中不少进入省、市乃至国家队,他本人也获得了“浙江省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浙江省优秀射击社团指导老师”等荣誉。今年,他还获评“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 学校射击馆的一角,挂着几件灰黑色的“小棉袄”,那是十多年前学生使用的射击服。“11月份杭州市要举行一次中小学生体育射击比赛,学校要争取参赛,接下来就由你担任教练员。”1998年9月,一份“突然任命”,改变了蒋金法的人生轨迹。由于原本担任教练员的老师离职,再加上学校年轻男教师较少,这份担子便落到了蒋金法的身上。 作为语文老师,蒋金法从未接触过枪械,更不懂射击,面对一项完全陌生的“任务”,他没有选择推诿。第二天,就主动请教上了一位同事的丈夫,对方当过兵。接下来,他在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之余,查阅了许多射击书籍与资料,参加了教练员培训,还进行了实弹射击……就这样,蒋金法边学边教,开启了自己的“教练”生涯。 作为农村学校,条件艰苦是当时绕不过去的坎,而比条件更苦的,是部分家长的不理解。“练射击有什么用,能进大学吗?”“天天练得这么晚,太辛苦了,有必要吗?”……这样的话语,蒋金法不知听到了多少回,他总会笑脸相迎,苦口婆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九年磨剑,终显锋芒。2007年4月,该校射击队参加省中小学生射击比赛,取得了学校团体第三名,男子40发个人第二名,男子20发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12月,在杭州市中小学生射击比赛上,学校射击队更是大放异彩,一举摘得4块金牌。同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建起了一座杭州地区一流的现代化射击馆。 让每个孩子的天赋得到更好发挥,这是蒋金法作为教师的目标与坚持。一次全市比赛中,蒋金法发现一名训练不到一年的四年级小姑娘面对陌生环境毫不怯场,拥有远超同龄孩子的果断与勇敢,在征求她本人的兴趣与意愿后,蒋金法便决定重点培养她的射击能力。在之后举行的杭州市中小学生射击锦标赛上,她20发子弹打出了182环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市射击射箭中心教练立即找到蒋金法:“这个好苗子,我们要了!” 市里发来的邀请函,却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原来,这名小姑娘不仅射击水平出众,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家长希望她能够安心读书,以后考入大学。孩子有潜力、有兴趣、肯努力,这样的天赋不该被埋没。蒋金法多次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家长同意女儿前往市里训练。2011年,这名姑娘被选中进入国家射击人才后备基地——清华大学附中射击队,更在2017年的十三届全运会上一举获得了全国射击冠军,她便是邱烨晗。 蒋金法对教育所倾注的热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子,也深深地感染了他们。2013年,毕业生蒋榕云回到旧县中心学校,与昔日的恩师蒋金法成为同事。 “蒋老师是一个极其负责的人,训练结束,他会把离家较远的学生安全送到家后才下班。”提起恩师,蒋榕云脱口而出便是“责任”二字,她坦言,若是当初自己没有参加学校的射击队,后来便也不会被市队、省队选中,或许也不会考入郑州大学的运动训练专业。蒋金法对学生的负责与关心一直影响着她,这也是她决定回校担任老师的原因之一,她想把这份属于教师的“匠心”传承下去。 弹指一挥间,蒋金法已为教育事业奉献了34年。如今,退休的脚步越来越近,他却没有空闲下来。看着年轻教练手把手教学生射击,蒋金法满眼都是自己30岁时的影子:“我想把这些年积累的经验传给新生代教练,为国家选育更多射击‘好苗子’。” (记者 陈艺琨) |
原标题: 蒋金法:一颗匠心 语文老师练成金牌教练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