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我在桐庐!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5月06日 08:28:30 |
有一种幸福,叫我在桐庐! ——写在第十二届“桐庐百姓日”之际 今天,第十二届“桐庐百姓日”如期而至。 任凭岁月更迭,“桐庐百姓日”初心不改:让百姓始终走在发展舞台的中央,成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最强力量。 01 十一载铸就非凡 2012年,县委、县政府举办第一届“桐庐百姓日”,推出了“政府开放日”“天然大舞台”“幸福家乡欢乐游”等“10+1”系列主题活动。 最令百姓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成为市民代表,走进县政府大院,与县委书记、县长面对面交流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有人观察到,每一次交流,与会县领导都会认真记录百姓的发言,回复“马上研究”“抓紧落实”,让每个问题都有回应。 有人发现了,平时茶余饭后、闲谈散步时“吐槽”的问题,竟悄悄整改了。 有人感受到,我们这座县城不仅越来越宜居,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这些都成为了百姓感受得到、体会得到的生活小确幸。 这么多年,“政民恳谈会”“敬老爱老送关爱”等活动一直被保留下来。在这过程中,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开始扎根生长。 他们有的是普通百姓,但一直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奉献小爱心;有的是基层党员,为社区居民、为辖区百姓守好每一班岗。他们都想努力成为光荣的市民代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声和这座城市的发展成果。 今年一季度桐庐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居杭州市第一、桐庐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吉利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桐庐、吉利科技集团又一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桐庐……这些消息一经“桐庐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便引起了广泛关注,百姓一起见证和参与了桐庐的发展。 十一载“桐庐百姓日”,铸就的意义非凡,这是一种与城市发展、人民安康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的深切情结。 02 十一载诉说幸福 在桐庐人心中,“百姓日”有着其他节日没有的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一条干群沟通交流的“阳光通道”,也是一场民生红利的“发布会”——发布一系列贴心的惠民措施。 市民吴皓亮家的宝宝恰好在2019年“百姓日”当天降生,他们收到了县委、县政府送上的一份温暖礼物——1000元新生儿红包与一份银质纪念品。 桐君山在2020年“百姓日”当天正式“告别”收费模式,向全球永久免费开放。至此,横在桐庐人与桐君山之间的“门坎”被彻底“拆除”。 环卫工人岗位补贴、就业红包、升学红包……一项项惠民政策出台,一个个惠民举措落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温暖与幸福。 悠悠十一载,弹指一挥间。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精美的电梯装进老旧小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伴随着一个个百姓呼声得到回应,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个更加温暖幸福的桐庐正向我们稳步走来。 勃兴之间,民生为大。桐庐秉承“宁可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百姓过好日子”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十年来民生支出总额达352.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4%,连续多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县级城市榜首。 我们亦能清晰地看到,桐庐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生保障工程水平显著提高、民生实事加快落地、民生政策惠及百姓……民生幸福始终贯穿于桐庐社会发展时间线上的每一个坐标点。 03 汇聚暖流为城市添靓 在桐庐,无论是城市街道,还是田间地头,总涌动着一股热流:清一色的“红马甲”。40多万人口的桐庐,有11万人是注册志愿者——你看,桐庐人民是极有爱的,以志愿的方式回馈着这座城市的给予。 同住一座城,共怀一个梦。构筑美好幸福的家园,需要政府在创新和实干中屡创佳绩,更需要社会力量在共建共享中不断进步。 于是,我们看到:“全民学英语 一起迎亚运”活动志愿者教师蒋晓文走进桐庐马术中心,为瑶琳镇各行政村的“邻家嫂”巾帼志愿者送上亚运英语课;横村小学的师生走上街头,用钳子、扫帚扮靓家园,向广大市民、沿街商户宣传杭州亚运会…… 不论男女,不论老少,越来越多的桐庐市民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以志愿之光为亚运添彩、为城市添靓,如同一颗颗星星之火,汇聚起燎原之势。 今年“桐庐百姓日”,除了县城的活动,全县各乡镇(街道)也积极筹备了如“爱‘答’亚运”在城南、“旧县人写旧县”书法展示、窄溪“渔文化”、“诗意富春”诗词雅集等以“诗乡画城迎亚运”为主题的子活动,丰富延伸“百姓日”活动阵地,让全县人民就近就地过上自己的节日,打造现代“熟人社会”。 回首过去,桐庐初心不改;展望未来,我们携手奋进。 桐庐的温暖与幸福,在昨天,在今天,更在明天。 (记者 陈艺琨 金黄璐敏) |
原标题: 有一种幸福,叫我在桐庐!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