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执法行动硬核出击 “亮剑”大气污染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3月30日 08:39:15 |
本报讯(本报记者)3月22日,2023年度桐庐县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暨“迎亚运”环境质量保障推进会召开,并出台《桐庐县2023年大气污染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根据方案,我县将在工业企业、移动源领域、机动车维修、餐饮油烟、露天焚烧和建筑工地扬尘等六个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连日来,“大眼睛”栏目记者跟随各个专项行动组进行了现场走访。 部分餐饮店油烟净化器成摆设 3月27日,记者跟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南中队工作人员来到久缘宴会厅,根据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显示,该餐厅存在不正常使用净化器的问题。来到该餐厅顶楼的排烟口,第三方检测人员立即对油烟净化器和检测系统开展检查,发现在线监测系统没有联网,导致结果异常。 “根据预警,我们会进行实地检查,查看具体原因。”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南中队副中队长方振介绍。 第三方检测人员修复设备后,油烟净化器及在线检测系统均开始正常工作,“根据数值来看,经过净化器过滤,排放的油烟符合标准。”方振表示,检查中还发现有两台净化器无法正常开启,存在一定风险。 久缘宴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两天在油烟管道清洗过程中不慎掉落配件,采购的配件这两天送到后,马上就能维修好。” 随后,专项组又来到大联路496号的桐家小苑,该餐馆显示问题是油烟排放超标。工作人员借助梯子查看油烟净化器情况,发现油烟净化器未开启。开启后,油烟监测预警系统显示该净化器在线,且数值显示正常。 正值午餐时间,店内开启爆炒模式后,油烟机启动,烟道上的油烟净化器开始工作,据检测系统显示,油烟排放量超标,油烟净化器过滤成效不明显。 “这种情况有的是烟道、油烟净化器没有清洗干净,也有可能是净化器功率无法满足当前油烟排放量。”方振表示,此次会对店家进行提醒告知,后续将安排第三方检测人员进行实时检测,最终根据结果予以处置。 3月28日傍晚6:00,正是就餐高峰期,大联路白云小区沿街小餐馆生意红火。在店面后侧的小区内部,记者看到房屋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根高耸的烟囱,不时飘出油烟,装在底部的油烟净化设备还发出阵阵声响。 附近小区住户表示,平常还是能闻到油烟味,但是有了烟囱就好很多。一位沿街店面的房东阿姨也坦言,住在这里确实要忍受油烟、噪音的困扰,但既然出租店面给人家开饭店,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的。 “轰轰轰的声音肯定有,油烟气也很重,仅靠烟囱肯定排不净的。”一小区住户表示,因为住在顶楼,油烟影响比较大,有些烟囱因为长时间使用,还会溅出黑色油污。 通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餐饮油烟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可以看到,城区内类似白云小区周边餐饮集中区出现的不正常使用净化器或油烟排放超标等情况并非个例。 “目前全县安装油烟实时在线监测设备的餐饮单位共有300家,并将逐年增加,最终实现餐饮行业油烟监测设备管控全覆盖。”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四队副中队长方淑菲表示,在线监测系统出现预警后,会有执法人员与在线监测运维人员进行核查,排除非设备故障等客观原因后,将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该餐饮单位进行油烟检测。油烟检测如果超标,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立案查处,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 自全县大气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检查点位174个,发现问题46个,要求当事人限期整改40个。 农田秸秆焚烧问题仍然存在 3月28日上午,县农业农村局检查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城南街道金牛村大元自然村附近冒起浓烟,便立即循着浓烟方向来到现场,发现有村民正在焚烧秸秆。 在焚烧点,白色烟雾随着风向四处飘散。“整出这片土地,准备种一些番薯。”经过询问得知,该村民是由于田地农耕需要,才对草垛进行焚烧。检查人员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并对焚烧秸秆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还当即联系上村干部,要求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引导广大村民认清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消除侥幸心理,主动禁烧。 “每年的5月、10月,当油菜和水稻收割后,才是秸秆焚烧的高发期。”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农机渔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晗表示,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浓烟及有害物质,不仅污染大气,更会影响交通安全,并且存在火灾等安全隐患。 下一步,该局将充分利用流动宣传车、横幅、政策告知书、村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及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提高村民知晓度,增强对生态环境效益的认识,形成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巡查力度,全面抓好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管控工作。 喷烤漆房废气管控有漏洞 3月28日,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联合县交通运输局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先后前往万泰汽修、诚顺汽修、国君汽修等公司实地查看。 “汽车喷漆房必须配套建设废气处理设施,喷漆废气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否则将构成违法……”执法人员走进机动车维修企业,通过调阅企业环保资料、现场环境勘查等,帮助企业梳理规范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废气监测台账,并建立“问题清单”,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整改建议,指导企业落实整改。 现场,执法人员重点对喷烤漆房废气管控情况、喷烤漆房活性炭及过滤棉更换情况、危险废物储存情况等进行了实地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活性炭及过滤棉更换不及时、更换记录不完整、安全警示标识设施不完整、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我们之前对很多环保方面的要求了解不够,经过专业的指导,现在明白应该怎么整改了。”机动车维修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会根据专业指导意见立即进行整改,同时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 本次执法检查旨在提升机动车维修行业环保治理水平,督促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减少污染物排放。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继续联手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检查与整治,进一步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提升我县大气环境质量。 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喜忧参半 3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瑶琳路大联区块(垅背)安置房工程项目建设工地外,绿色建筑围挡整洁、美观。 走进项目工地内部,LED屏幕显示PM2.5、PM10、环境温度、空气温度、环境风速及风向等数据。“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测显示,一旦扬尘超过预定数值,系统会实时报警,喷淋系统马上开始喷洒水雾。”县住建局质监站副站长高梁介绍说。 除此之外,该工地沿围挡、内部主干道、部分塔吊都设置了喷淋装置,并配备雾炮机、洒水车降尘;工地出口处,出场车辆都进行了完备的清洗工作。 主城区内的建设工地扬尘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主城区外的工地却不尽如人意。在富春未来城城市之心B地块B区商住项目建设工地,记者发现,场外道路有不少渣土散落,用于临时硬化的钢板也积着厚厚的渣土,现场有车辆正在装卸物料,扬起阵阵尘土。 此处,工地虽然配备了两处自动冲洗装置,但从工地出场的渣土车净车工作却没有做到位。车辆从过水槽驶出后,自动冲洗装置并未启动,车身、底盘、轮胎等处还留有大量尘土,现场也没有见到负责车辆清洗的工人在作业,渣土车就这样带着厚厚的尘土直接上路。 另一处的自动冲洗装置更是“名存实亡”,虽然旁边立着一块“冲洗通道 严禁停车”的告示牌,但停放的车辆还是将装置的出口、入口处堵得严严实实,渣土车甚至不能进入过水槽进行初步的清洗。 在东兴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E区块项目工地,现场情况更是惨不忍睹。只见靠内的两幢楼宇间,一股浓重的黑烟冲天而起,伴随着一股刺鼻的焦臭味,弥散到了道路以及周围工地内,路上行人纷纷捂住口鼻,快速通过。黑烟持续弥漫了近一分钟左右,现场并未采取任何洒水降尘等措施。 随后,记者向过往的工地人员询问原因,得到的回复皆是没注意或不清楚该状况。此外,在进入工地正门10余米左右的位置,还堆放着两处裸露在外的沙石,皆未铺设防尘网。 “近期,我们梳理了两个扬尘站点和监控站点周边的59个项目,分四个组对建设工地开展环境秩序专项整治,目前已检查了21个项目。”高梁表示,对检查中发现落实不到位的项目,县住建局采取简易处罚或案件移送、信用扣分等手段,来督促各参建方落实扬尘管控的主体责任。 大眼睛 有话说 连日来,“大眼睛”栏目跟随多个专项执法组对多个领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检查,发现油烟超标排放、秸秆焚烧、扬尘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并非靠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既需要相关部门联动,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执法,也要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投身蓝天保卫战,形成全员参与、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从不焚烧秸秆做起,从安装油烟净化器开始,严格落实每项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才能真正守卫我们的“蔚蓝天空”。广大市民朋友们,如果发现身边有大气污染情况,请向我们“大眼睛”栏目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关注。 |
原标题: 专项执法行动硬核出击 “亮剑”大气污染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