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支小路”怎么变成了“违停路”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2月08日 08:32:24 |
违停时时有 堵车成常态 这些“支小路”怎么变成了“违停路” 中杭路 迎春四弄 本报讯(本报记者)近日,不少市民向“大眼睛”栏目反映,城区大联路、中杭路等部分道路两侧车辆违停问题日益突出,既影响城市形象,又妨碍交通出行,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违停车辆多堵路又“堵心” 大联路位于县城核心区域,是连接白云源路、云栖中路等多条主干道的一条重要支路。12月2日下午2点30分左右,记者在大联路迎春四弄至云栖中路路段看到,这条双向两车道的道路两旁并未规划车位,且路口就设有禁停标识牌,但靠近东侧的道路和人行道上却违章停放着不少机动车。记者在附近蹲守了20来分钟,违停车辆一辆接着一辆,粗略统计至少有10辆。 “现在车还算少的,到了晚饭时间,道路两边都停满了车,一到上下班高峰,来往车辆无法交会,道路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大联路上一家超市的员工满脸无奈地告诉记者,因道路两旁乱停车,每天高峰时段堵车半小时以上很平常。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与大联路交叉的迎春四弄。这条小路今年6月刚刚被交警部门确定为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严格管理路段,道路两旁不设停车位,但当记者来到这条路上时却发现,10余辆私家车“整齐”停成一排,将原本两车道硬生生“挤”成了单车道,大大降低了车辆通行效率。 随后,记者来到中杭路瑶琳路至金堂山路路段。虽然该路段周边有好几个公共停车场,但不少私家车主依旧把车随意停靠在路边,正常通行的机动车、电瓶车经常会被挤到道路中央,乱作一团。街边一家商铺店主告诉记者:“大部分违停车主都是在附近店铺消费,工作日还好点,到了周末经常堵车。” 处罚不给力车主无所谓 连日来,记者还实地走访了瑶琳路、下杭路、迎春三弄等县城多条支小道路,发现道路两侧车辆违停问题并非个例,而是各条道路普遍存在的“通病”。 “主要就是为了图方便,懒得去找公共停车位。交警处罚力度不够大,他们也不怕。”大联路上一家楼宇停车场的工作人员郑大伯直言,这条路上违停车主一般都是附近租户和到周边饭店吃饭的人,虽然交警也经常在这里执法贴罚单,但对大部分违停车辆只罚钱不扣分,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这些车主就在路边的店里买奶茶,他们觉得临时停一下没关系,反正等交警来查了他们再把车开走也没事。”中杭路上一家服装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路段因奶茶店比较多,大部分车主求方便,停一下车买杯奶茶就走。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这个路段没有人管,导致违停车辆越来越多。 “也不是故意想违停,只是周边停车场经常停满,我们的车停不进去,就只能就近停在这里了。”在瑶琳路上,记者和一位刚刚将车停在路边的车主攀谈起来,他告诉记者,县城的停车场非常有限,路面上的公共停车位也不多,在一些繁华路段想找停车位很难,所以大家就会违章停车。一旦违停没有被执法部门处罚,大家就会习以为常。 为何难管理部门这样说 作为道路违章停车的主要管理者,县交警部门如何回应这一问题呢?随后记者来到县交警大队。 “目前,我县城区常住人口在15万人以上,平均每3至4人就拥有一辆私家车,每日流动车辆在4至5万辆左右。”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孙咏烈告诉记者,2014年之前,桐庐机动车保有量非常低,车辆违停问题并不突出。在此之后,全县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可静态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导致停车位缺口比较大,车辆违停问题日益显现。对此,县交警部门便开始加强车辆违停管理。 “目前,我们每个月处罚违停车辆在2500起左右,包含现场贴单、违停拖移和现场处罚等三类处罚手段。”孙咏烈说,一直以来,县交警部门一方面建立“视频巡查+机动巡逻”联动机制,覆盖式推进道路车辆违停整治,另一方面,尽量选择合适的道路增划停车位,努力缓解停车压力。 “准确来说,当前我县主干道上的车辆违停管理做得比较好,相对而言,对各支小路的违停管理比较欠缺。”孙咏烈坦言,面对“城区面积逐渐增大但警力始终不足”的现实问题,交警部门作为执法部门也是倍感压力。为此,他们此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各主干道上的车辆违停管理,尽量确保主干道畅通,而稍微“忽视”了各支小路的车辆违停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更注重科学布警,尽量调配更多的警力,加强对各支小路路面的巡查频次和强度,坚决杜绝道路违停行为,让老百姓在有限的道路上通行更通畅。”孙咏烈如是说道。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县城停车资源少的问题,相关部门又如何回应呢? “从客观数据上来看,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据交警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我县城区道路共划有4000余个停车位,由城投公司负责管理运营的公共停车场(库)有37个,共2500余个停车位。两者相加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现有机动车停放需求。 据介绍,今年城区道路上已经新增了300多个停车位,城投公司下一步还将增加运营停车位410个,其中包括新妇保院351个、儿童公园25个、上杭村委34个。但是这些新增公共停车位数量与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大眼睛有话说 “停车乱”“停车难”不是桐庐特有的问题,是所有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对我们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巨大考验。在光鲜亮丽的主干道之外,各条支小路虽然不甚显眼,却与群众生活更为贴近,我们在管理中不能“厚此薄彼”,而是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以严管重罚来控制违停数量。当然,严管只是治标,若要从根本上治理“停车乱”,还要从完善公共交通、挖掘停车资源、培育文明意识等方面入手,通过系统施策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交通如同人的血脉,支小路上的问题虽不起眼,但也会传导到主次干道,如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整座城市“血栓”,希望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抓紧打通这些群众反响强烈的“痛点”“堵点”。 |
原标题: 这些“支小路”怎么变成了“违停路”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